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636章 灵山徒劳龙

第636章 灵山徒劳龙

第636章 灵山徒劳龙 (第1/2页)

话说,忽有一日。
  
  迦叶尊者如常踏入静室,正凝神聚气,引那金身佛像之上汇聚的虔诚念力缓缓入体,以滋养自身修为,凝聚“七尺金身”之法身。
  
  然,陡然之间,迦叶只觉一股滞涩污浊之气,悄然混入那原本精纯无瑕的念力洪流之中,猛然逆冲其经脉,势不可挡!
  
  “苦啊!”
  
  迦叶心中大骇,面色骤变,急忙凝神内视。
  
  这一看之下,直吓得他魂飞天外,魄散九霄。
  
  但见自家那本应澄澈如琉璃、神圣光辉熠熠生辉的“七尺金身”之法身,竟无端生出诸多灰白斑点,犹如美玉蒙尘,金锭掺石,光华瞬间黯淡无光,灵性大减,往昔那神圣庄严之态,已荡然无存。
  
  几乎在同一时刻。
  
  “苦哇!”
  
  阿傩尊者之处亦传来一声痛彻心扉的呼喊,显然亦是遭遇了同样变故。
  
  ……
  
  眼见自己的“七尺金身”之法身出现异常。
  
  迦叶与阿傩二人面面相觑,惊惶失措。
  
  当下,他们也顾不得许多,匆匆下山,直奔那庙中,欲急急查看那供奉的金身佛像。
  
  及至庙中。
  
  但见那佛像往日里金光万丈、庄严无比之相,早已不复存在。
  
  原本散发着神圣气息的佛像,今日却成了斑驳陆离的顽石身。
  
  二人再细细端详,但见:
  
  “金箔剥落之处,泥胎草芯显露狰狞之态;宝光黯淡之时,顽石杂质尽现原形。”
  
  前些日子还是金光万丈、庄严无比之相,今日却成了斑驳陆离、顽石之身!
  
  原来,那“点石成金”之术时效已过,幻象消散,被法术强行点化的顽石纷纷现出原形。
  
  有的直接变回石头,有的则与真金黏连一处,难分彼此。
  
  以此等“顽石金”铸造之佛像,驳杂不堪,吸纳之香火念力自然亦不纯净。
  
  迦叶、阿傩以此等驳杂念力修炼金身,无异于饮鸩止渴,不仅修为难有寸进,反使金身根基染上杂质,几近成了“七尺石身”。
  
  往日之苦修,似在这一朝间化为泡影。
  
  ……
  
  初时,迦叶与阿傩二人,尚疑是庙祝心生贪念,私吞香火,以致佛像蒙尘,金身受损。
  
  然经年累月,细细查探之下,方惊觉背后竟有人暗中加害,意在毁其根基。
  
  于迦叶、阿傩二人心中思量,唯有那精通“七十二变”与“点石成金”之术的道门神仙,方有此等手段戏耍于他们,亦唯有彼等,方敢如此胆大妄为。
  
  ……
  
  迦叶与阿傩一番密议,认定此乃道门之人所为,心中愤恨难平。
  
  迦叶气得浑身颤抖,手指那斑驳陆离之佛像,声色俱厉:
  
  “孽障!孽障啊!”
  
  迦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那斑驳的佛像,声音凄厉:
  
  “想是何人如此歹毒,坏我金身根基?”
  
  “定是那‘天工阁’的道门妖道,见我佛门昌盛,心生嫉妒,故使此等阴毒手段,欲毁我佛门根基!”
  
  “那‘点石成金’与‘七十二变’,皆是道门不传之秘,非其门人,焉能习得?”
  
  阿傩亦是捶胸顿足,咬牙切齿,恨声言道: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然……然此事若闹大,让世尊知晓我等私下敛财,铸造金像,反招祸端,惹人非议……”
  
  ……
  
  佛家有八戒,需戒除贪嗔痴,以达身心清净之境。
  
  唐僧西行,秉持佛心,一路上对金银视若浮云,仅靠化缘求些斋饭果腹,坚守着出家人的本分与清净。
  
  然而,到了灵山,迦叶、阿傩二人却一反常态,公然向唐僧索要钱财。
  
  唐僧本就一心向佛,两袖清风,哪里拿得出钱财给他们?
  
  有个词叫做“衣钵传人”。
  
  在佛门之中,“衣钵传人”有着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何为衣?何为钵?
  
  即袈裟和食钵。
  
  佛门将“袈裟和食钵”授予弟子,是为“衣钵之传”,这不仅是物质的传承,更代表着佛法传承的正统性。
  
  正常来说,金蝉子的“食钵”,是要传承给“大弟子孙悟空”的。
  
  但是在《西游记》中,金蝉子到达灵山之后,在灵山佛门圣地,迦叶和阿傩二僧,却无视“衣钵传承”这一传统,把金蝉子这位昔日师兄的“食钵”都索要了去。
  
  其行为之贪婪,令人瞠目结舌。
  
  就连那贪吃好色的猪八戒,在西行路上,虽偶尔会有些小毛病,但一路行来,也仅偷偷摸摸藏了“四钱六分银子”的私房钱。
  
  猪八戒这点微薄的私房钱,与迦叶、阿傩的贪婪索要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也侧面反映出唐僧师徒几人皆是清贫之士。
  
  ……
  
  而迦叶、阿傩身为出家人,本应在西牛贺洲这片佛门净土中,以清净之心修行,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然而,他们却背离了佛门的初衷,做起了生意,大肆敛财,全然不顾佛门清规的约束。
  
  有光存在的地方,就有一定暗的存在。
  
  不然,什么是光呢?
  
  水至清,则无鱼。
  
  在灵山这个庞大的体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为人知的“潜规则”。
  
  有些事,大家虽然知道,但是心照不宣,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
  
  如来佛祖对此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种事若传扬出去,终究有损佛门颜面。
  
  正所谓:
  
  “人要脸,树要皮”。
  
  有个东西叫“脸面”。
  
  脸面是指一个人的面子、尊严和形象。
  
  你不说,我就不知道,那大家就尚有一块“遮羞布”可遮掩,可以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与庄重。
  
  三界不是打打杀杀,三界是人情世故。
  
  无论天大的事情,只要大家的脸皮没有撕破,那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就像两个高手过招,虽然暗中较劲,但表面上依然客客气气。
  
  然若将此事闹在明面上,则大家脸面上皆不好看。
  
  一旦把脸皮彻底撕破,那就很难办了。
  
  灵山内部是如此,佛门和道门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
  
  被别人用假黄金坑害。
  
  阿傩与迦叶,二人心中虽有滔天恨意,然投鼠忌器,不敢大肆声张,也不敢求如来佛祖以慧眼洞察前因后果。
  
  毕竟这个事情“有损脸面”,不能闹到明面上去。
  
  何况,“天工阁”的背后,天庭的那些道门的神仙,也不是软柿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和他们彻底撕破脸,不好办。
  
  阿傩与迦叶,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将这笔账牢牢算在了道门头上,以图来日有机会再行报复。
  
  ……
  
  就如同一盆清澈之水,忽有一摊墨汁倾入。
  
  这墨与水相互融合,水便不再纯净。
  
  那“七尺金身”亦是如此。
  
  真黄金和假黄金相互掺杂,迦叶和阿傩的“七尺金身”竟出现了大量杂质。
  
  那金身中的杂质犹如附骨之疽,若要将其彻底洗练纯净,或重新铸造无瑕金身,所需耗费的真金数量,远超从前十倍、百倍、千倍!
  
  甚至更多!
  
  那“七尺石身”的斑驳景象,如同梦魇一般,日夜鞭策着他们。
  
  二人心中唯有一个念头:
  
  “需得更多、更多、更多的真金!”
  
  经此一劫,迦叶、阿傩对黄金的渴望与执念,已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为了铸造更多的金身佛像,稀释这些杂质,他们更加疯狂地敛财,为了收敛黄金,无所不用其极。
  
  昔日那点矜持与顾忌,早被这“真假黄金案”燃起的贪欲之火,烧得灰飞烟灭。
  
  ……
  
  此时此刻。
  
  黄眉,这位金蝉子的竞争对手,带着大量的金银珠宝,出现在了阿傩、迦叶的面前,向他们打探关于金蝉子的消息。
  
  阿傩、迦叶二人,为了那金银之物,竟将昔日并肩修行、情谊深厚的金蝉子,将这位“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出卖得彻彻底底,毫无保留。
  
  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背叛师门友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