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黄眉大王现真形 (第1/2页)
太岳太和山。
太和宫内,香烟缭绕,庄严肃穆。
蜃龙看向真武大帝,目光决然,道:
“真君庇护之意,敖蜃心领了。”
“只是父仇不共戴天,此恨难消。”
“我受父母精血而生,一身血肉都是父母所赐。”
“父亲养我多年,将我拉扯大,又为我谋得差事,一片慈爱之心。”
“如今,父亲为人所害,不幸身死。”
“母亲悲痛不已,家弟无兄长庇护。”
“为人子者,总该挺身而出,做些什么。”
“若惧劫难而忘父仇,苟活于世,何以为龙?何以为子?”
“伏惟真君……垂怜成全!”
他字字泣血,周身龙气勃发,竟在殿内隐隐现出蜃楼幻景,光怪陆离,显是心神激荡至极,内息已乱。
太和宫内,一片沉寂。
“呜呜呜……”
“呜呜呜……”
唯有山风穿过太和宫的檐角,发出呜咽之声。
“哎……”
真武大帝看着眼前这倔强而决绝的龙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
他深知龙性刚烈,血仇当前,阻拦已是徒劳。
古时,以孝为大。
子为父母报仇,天经地义。
昔日,杨二郎劈山救母,也是如此。
真武大帝闻言,不再劝,他眼中玄光流转,似在推演无穷天机。
“也罢。”
片刻之后,真武大帝道:
“蜃龙,你为父报仇,死志已决,非言语所能移也。”
“我无意再劝。”
“不过,我念吾之前身,曾与你龙族始祖‘祖龙’曾并肩作战,受其恩义。”
“亦念汝镇守太岳多年,兢兢业业,行云布雨,从无差错。”
“我也不忍见你落难,身死道消。”
他缓缓抬起手掌,一道深沉玄奥的黑色神光自其袖中飞出,化作一面古朴沉凝、非布非帛的皂色小旗。
旗面之上,玄龟腾蛇之影流转不息,散发出镇压诸邪、固若金汤的无上防御道韵,令殿内空间都为之一凝。
“我有一面皂雕旗,防御无双,且赐你一用。”
真武大帝将皂雕旗凌空递向敖蜃,道:
“你且随身携带,关键时刻,或可保你性命,护得你一线生机。”
“然切记,此旗催动之际,便当你已死过一次。”
“若天意垂怜,汝得生还,便当忘却父仇,速返武当,潜心修行,再不可涉足此劫!”
“你……可明白?”
敖蜃双手颤抖着接过那沉甸甸、蕴含着浩瀚玄冥水元之力的“真武皂雕旗”。
一股清凉而厚重的力量瞬间透入识海,稍稍压下了焚心的悲愤。
他深知此宝之珍贵,乃真武大帝护道重器。
当下以额触地,连叩三记响头,声音哽咽却无比坚定:
“真君恩情,敖蜃没齿难忘。”
“此去西海,若得手刃仇雠,祭奠父灵,他日必回真君座前,效犬马之劳!”
言毕,敖蜃再不多言,最后深深看了一眼威严而慈悲的真武大帝,看了一眼这庇护他多年的仙山道场。
随即,敖蜃身化一道青色龙影,裹挟着滔天恨意与真武皂雕旗的玄光,冲天而起,撕裂云海,如一道青色的闪电,直射那杀机四伏的西海方向!
……
却说昔日。
北俱芦洲之地,有一山,原名“玄阴山”。
此山钟灵毓秀,集天地之灵气以成其脉;物产丰饶,纳山川之珍奇以充其域。
其势巍峨挺拔,若巨龙蜿蜒盘踞,绵延九百里之遥,实乃一众妖怪梦寐以求之福地洞天也。
彼时,玄阴山有三位大王盘踞其间。
其大大王,为“通臂猿猴”袁通。
此猿乃混世四猴之一,与灵明石猴(孙悟空)、六耳猕猴、赤尻马猴齐名。
通臂猿猴神通广大,可拿日月于掌中,缩千山于芥子,辨休咎于毫厘,乾坤摩弄于指间,实乃天地间一等一的灵物。
混世四猴皆是厉害之猴。
长成的灵明石猴孙悟空,可与杨戬战平,后太上老君以“金刚琢”助杨戬拿下孙悟空。
而长成的通臂猿猴袁洪,杨戬也难以胜之,唯借女娲娘娘的“山河社稷图”方能拿之。
再借陆压道人的“斩仙飞刀”,方能斩之。
由此,可见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之强。
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都来自于“混沌魔猿”之本源,一者为地象魔猿,一为火象魔猿。
若灵明石猴和通臂猿猴,两猴相争,谁胜谁负,犹未可知。
其二大王,为燃灯古佛的“灵柩灯灯芯成精”,原名“马善”,化名马六。
此妖本体乃先天灵宝的一部分,故而刀枪不入,擅长火遁之术,神出鬼没,难以捉摸。
昔日,因金角大王与毗蓝婆菩萨争斗,马善借燃灯古佛弟子白雄尊者之手,逃离下山,助白雄尊者与金角大王、牛魔王、百眼魔君、禺狨王等妖交战。
无奈白雄尊者战败逃遁,马善亦化名马六,踹开白雄尊者,独自游历,辗转来到了北俱芦洲。
其三大王,为“天狗”苟天霸,其状如狸而白首,牙尖嘴利,其疾如风,其声如雷,其光如电。
《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天狗:
“阴山浊浴之水出焉,而南流于番泽。其中多文贝,有兽焉,曰'天狗’,其状如狸而白首,其音如榴榴,可以御凶。”
阴山出天狗。
天狗更有“天狗吞月”、“天狗食日”之赫赫威。
……
后来。
萧辰在北俱芦洲找山头,看上了玄阴山这块风水宝地。
于是。
萧辰击败了通臂猿猴袁通、天狗苟天霸、灵柩灯灯芯马善(化名马六大王),占了玄阴山。
此战之中。
马善见萧辰神通广大,威不可当,自知难敌,遂借地火遁走。
而袁通与苟天霸,见大势已去,为保性命,遂俯首归顺。
萧辰既占此“玄阴山”,便将其改名为“玄金山”,以彰其威。
自此,玄金山在萧辰治下,暂得安宁,群妖各安其分,修行度日,无甚大事发生。
再到后来。
玄金山附近,忽有一股不明势力,暗中窥测玄金山。
此势力来历不明,行踪诡秘,似有图谋不轨之意。
正所谓: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萧辰闻之,勃然大怒,遂遣通臂猿猴袁通前往探查,并相机剿灭此股势力。
通臂猿猴袁通受命而去,剿灭此股势力,并带回了为首的一只老鳖精。
稀奇之事,随之而来。
通臂猿猴袁通剖开那老鳖精之肚腹,竟非是寻常脏腑,内中赫然堆满了金灿灿、亮闪闪的狗头金、夜明珠、斗大珍珠、各色宝石!
琳琅满目,光华耀殿,直晃得群妖眼花缭乱,啧啧称奇。
当时,便有那伶俐之水葫芦精,拍着肚皮,放声大笑,指着老鳖精道:
“此乃送财鳖也!”
众妖闻之,皆觉有趣。
金角大王亦觉此事新奇,曾戏言道:
“此鳖贪财之性,竟与吾有几分相似。”
此事在玄金山传为一时谈资,正是:
“鳖精伏诛玄金殿,肚藏奇珍惹人羡。水葫笑指送财客,大王戏言性相怜。”
然北俱芦洲,危机四伏。
萧辰深知,此事或非偶然,为绝后患,更遣那天狗苟天霸前往搜寻老鳖精之余党。
苟天霸乃北俱芦洲之土著,更乃天狗,其嗅觉通玄,追踪之术冠绝群伦。
后来,苟天霸化作原形——白首赤身天狗,鼻嗅八方,光如飞星,其疾如风,将山川河泽、幽谷深涧尽皆踏遍。
然苟天霸一番辛苦探查,再无那老鳖精同伙的半分踪迹可寻。
此“送财的老鳖精”一事遂成悬案,不了了之。
……
光阴流转,物换星移。
而南赡部洲之地。
有一贫瘠渔村,依海而峙,名曰“望潮村”。
此村临海而筑,海风咸涩,扑面若刃;土地硗瘠,难育五谷。
村中渔人,世以捕鱼为业,与惊涛骇浪相搏,以谋微薄之生,日子清苦至极。
忽有一日。
众渔人出海捕鱼,如常合力收网,顿感网沉异常,似有巨物于网中挣扎。
众人齐心协力,呼喝号子,汗流浃背,浸透破衣,终将巨网拖拽至岸。
网启之际,水花飞溅,赫然现出一只巨大无比的老鳖精!
但见此老鳖精甲壳黝黑似墨,隐隐现出佛纹,双眸开合之间,竟有佛光闪烁。
正是:
“甲壳黝黑如墨染,隐透佛纹生毫光。”
奇事接踵而至。
有胆大者试探着投喂鲜鱼,那老鳖精竟张口一吐,滚落出一块金灿灿的狗头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