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逢黑水河(十四) (第2/2页)
但伐地国国王之前放出豪言,此时退兵,又有些骑虎难下。
又过了几日,前线传来奏报,将军诱敌出击,取得小胜,但粮草不慎被敌军偷袭,烧毁一半……
伐地国国王气的将奏报狠狠摔在地上。
取得了小胜,但被烧毁了粮草,如果再打下去,他又要大量补充粮草。
伐地国国王有心换将,但伐地国这种小国,没什么好的将领可换。再加上对方功过参半,虽有些败绩,但并未出现大错,不好轻易换将。更重要的是,国中半数军队都在对方手上。
伐地国国王烦躁中在宫中踱步,下令召大臣进宫商议。
大臣赶来宫中,得知情况后,基本猜测出国王想法,于是主动提出让国王退兵。
伐地国国王闻言,心情好了许多。
他并非主动退兵,而是群臣谏阻,不得不退。
心情好了之余,伐地国国王想起唐僧之事,问道:
“唐朝和尚如今怎么样了,辩经败后已经走了吗?”
官员冒着冷汗道:“这……”
伐地国国王道:“莫非他还没走。”
官员无奈道:“陛下,他还在辩经。唐朝和尚初时于城内辩经三十余日,我国满城僧侣上千人无人是其对手,更有百余众僧侣主动跟随。臣见其声势愈发浩大,怕他聚众生事,于第三十三日将其逐出城外。不料他在城外设坛,继续辩经,无有败绩,至今已半月有余,僧众百姓围观多有被其折服者。”
伐地国国王闻言惊的站起身来,道:“有此事!这唐朝和尚有何本事,竟能辩倒我举国僧众?朕倒要亲自前去看看。”
伐地国国王乘坐銮舆,亲自出城观看。
到了城外,果真见一坛,百姓围观者有三四百人,有僧侣、有商人、有百姓。
伐地国国王站在銮舆上观看,只见坛上,唐僧正与一老僧辩论。
唐僧面色红润,气定神闲,口齿清晰。
老僧却身形枯槁,身形微颤。
二人辩驳着佛理,伐地国国王也听不太懂。
官员道:“那便是甘迦大师,听说已经和唐僧辩驳十三日了。”
伐地国国王点点头,问道:“他们谁占上风?”
官员道:“这……”
正说着,只见那甘迦大师高叫一声,从坛上栽倒下去,落在地上,摔的头破血流。
其门下弟子吓得赶忙去扶,甘迦大师却自己爬了起来,高举着双手,疯癫的道:“南无灵山王佛!南无灵山王佛!”然后一瘸一拐的走了。
伐地国国王道:“不必说了,本王已经知道了。”
官员道:“臣有罪。”
伐地国国王看了官员一眼,本欲责罚,但想到自己左右也要退兵,恰好用唐僧做个台阶,便道:“罢了,暂且赦免你之罪过,日后再算。下诏召唐僧进宫。”
官员道:“是,陛下。”
唐僧进宫。
伐地国国王称自己被高僧经文折服,答应退兵,停戈止战。
唐僧大喜。
众臣皆喜。
都言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