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路逢黑水河(十四) (第1/2页)
却说敖徒用计,使两国罢战。
伐地国将军收了敖徒的钱财后,喜笑颜开,即令手下设宴,款待敖徒二人。
有监军闻讯赶来,怒斥将军之举,竟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收容敌国奸细!
将军道:“监军大人,你有所不知,他们不是奸细。他们出钱了。”
监军闻言,方知自己误会,忙亲手敬献琼浆给敖徒二人赔罪。
几人同乐,虽各自分属异邦,却亲如手足。
及至征战之时,伐地国士卒擂鼓至货逻国城下两百步,左手持戈,右手执盾,盾戈交击,喊杀震天,挽弓抛射,弓弦铮铮之声嗡鸣。
城上货逻国将士亦如此。
双方交战半月,伤亡不见,互有胜负,只是强弓空放,多有损毁。
伐地国将军见强弓损毁,箭矢无用,便与敖徒商议,将箭矢售与货逻国,全军上下,皆得其利。
售买了箭矢之后,伐地国将军又向上奏报,言前线战事激烈、将士奋勇,弓箭多有损耗,请求补充弓弩箭矢。
伐地国国王看过奏报,下诏补充军需,待处理了奏报之后,又问身边官员,道:“那唐朝和尚辩经辩的如何了?”
官员道:“陛下……那和尚惯会雄辩,还需要一些时日。”
伐地国国王不满的道:“已经十余日了,举国僧人,难道还辩不倒一个和尚?朕倒要亲自去看看,那唐僧有何本事!”
官员闻言,连忙阻止,道:
“陛下何必亲赴尊躯?那和尚虽然有些雄辩才能,但也是人肉之躯;每日与众僧雄辩,拂晓而起,子夜方睡,时间日久,纵使辩不倒,也累倒了。陛下若急于前去,只怕被他缠上,届时难以收场,反落了下乘。”
伐地国国王闻言,以为有理,便没有再去。
又过半月,伐地国将军奏报缺粮。
伐地国国王下令增粮,想起唐僧,又问官员,唐僧辩经如何。
官员小心道:“陛下,那唐僧他……他已经快要坚持不住了。”
伐地国国王有些惊疑道:“唐僧还在辩经?”
官员忙道:“陛下勿忧,高僧甘迦大师不日即到我国,定能辩倒唐僧。”
伐地国国王闻言点点头,不再多问。
甘迦大师乃是周边有名的高僧,今年已经二百多岁,很有威望,有他出手,辩倒唐僧不在话下。
又过半月,伐地国将军奏报缺甲。
伐地国国王又派人置办铠甲送往前线。
这场与货逻国的战事打到现在已经有些艰难。
伐地国国王本以为自己陈兵威吓一番,货逻国定会乖乖拆除大桥,却没想到对方竟然陈兵和他对抗。
论国力,伐地国要比货逻国强上一些。
货逻国多是平原,地多铁少,以耕种为主,民风不尚武力;伐地国丘陵土地相间,居于山野之间,民风多暴纵。
因此在军力方面,伐地国相对更强,常常派遣上千大军袭扰周边小国,乃是周围十几个小国中的一霸。
但伐地国再善战,说到底也只是一个小国罢了,六千大军已经是国内半数军队,持续作战了一个多月,输赢参半,粮草军械消耗严重,伐地国国王已经有些心生退意。
如今战争所消耗的钱粮,已经和货逻国一年所支付的钱财相差无几了。再打下去,亏损就已经超过收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