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洛水狱(三) (第2/2页)
“影子领命。”黑影声如金石摩擦,收令便退,身形一晃,像被夜色吞没,仿佛从未现身。
“还有道密令,待救出小姐之后再打开!”刘文渊对着影子消失的空中射出一道锦囊。
锦囊便消失在空气当中。
……
城外破庙,篝火昏黄。
秦小五立在火前,潜水湿的衣襟未干,眼里血丝隐隐。诸多乞行帮弟子,或缠着血布,或扶着伤人,神情俱是倦而硬,像旱裂的泥地,纵横都有纹,但还撑着。
“长老,周边的弟兄都到了!”一名臂缠血带的弟子嘶哑道,眼中却亮出一线光。
“是姚长老!”
“姚长老来了!”
“……”
庙门阴影处一步踏入,来者身躯长,刃眉冷,腰间荷袋多至七层。众人一见劲头大振。此人便是七袋长老姚克勤。
乞行帮以荷袋为阶,帮主八袋,四大长老皆七袋,其下八大分区长老为六袋,各郡县再设五袋,层层而下,规制森严。
姚克勤抱拳,沉声道:“诸位辛苦。我奉帮主密令,在近处办事,见乞行弹起,急赶而来。途中问得零星消息,拼出了几分头绪。细节还请秦长老明示。”
秦小五还礼,长眉一挑:“鲁长老奉命入洛水,本不言明所办。只知他路过八卦门小憩,不意卷入两派争端,继而被官府以‘倭奴犯禁’之名押入洛水狱。”
姚克勤闻言,足下一踏,青石板“喀”的一声裂出寸许,怒气翻上额角:“狗官!真倭不缉,专拿我们这些抗倭的人开刀!”他收脚,沉胸吸气,压住火头。
秦小五续道:“我等先受高人暗中指点,沿洛水下行,借‘投石问路’之声觅近狱岛。无奈守御森严,弓弩如雨,众弟兄死伤,不得不散撤。待回到此处,已是半夜。”
姚长老闻言说道:“不知是谁在暗处为我帮领路,此恩我帮记着。当务之急,如何再找那狱岛入口,才是要紧。”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一时无策。
庙角忽有微细之声,一个身材瘦小的年轻乞丐缩着肩,怯怯举手:“长、长老……我……或许能试试……”
目光齐齐落他身上。
少年名阿黄,他缩了缩脖子,终究鼓足勇气:“我……鼻子从小灵。方才随众行走,虽然雾大,看不清,可沿途气味各不相同,记得住。快近那片区域时,水里有股淡淡铁腥,与别处不同。”
姚克勤半蹲身,眼锋一收一放,稳稳按在阿黄脸上:“小兄弟你叫何名?此事可有把握?能凭气味再寻路径?”
阿黄点头,眼里竟有属于天赋者的笃定:“属下阿黄。能。闭了眼,嗅着风与水,能再找回去。”
姚克勤目光一扫四座,诸弟兄眼里都是一线被点燃的光。他霍然一握拳:“好!阿黄带路!诸位跟紧!记住……救出鲁长老之前,谁都不许躺下!”
“是!”低沉的应声,在破庙回梁轰然回荡。
众人收束行囊,熄了明火,只留几簇暗炭,将热意悄悄贴进怀里。随即一线人影没入黑夜。
阿黄居前,索性闭上双目,不再仗视。
他或伏身嗅草叶的潮腥,或仰脸捕风中的微微转折,鼻翼一翕一张,像在读一卷无字的水上经文。他领着众人,不取直路,时而绕入灌木,时而踏过浅滩,脚印轻浅,气息近无。奇异的是,那些曾使众人迷失的迷雾地带,或稀或开,仿佛被阿黄所择的路径悄然绕过。
秦小五与姚克勤分列左右护持,后队弟子随行。众人虽有疑,却谁也不敢分神,生怕一歪,从黑夜里再找不回这条细细的线。
行约半个时辰,前方忽地一片芦苇密布,芦秆在雨里互相摩擦,沙沙如絮。阿黄手一抬,低声:“绕。”众人半弓腰身,贴着湿地,斜切而过,苇梢上的露珠一颗颗砸在肩颈上,冷得牙根直打战。又折又转,忽而水声放大,像有人把河面推到了眼前。
穿过最后一缕雾影,天地倏然开合。
浊浪翻滚,洛水横亘。
远处雾幕与湖面水汽交织,那座青黑色的狱岛轮廓自水雾里凸显。
秦小五抹一把脸上的汗,目光里一寸一寸凝出决绝:“姚长老,那便是洛水狱。”
姚克勤立定,眯眼远望,雨丝顺着眉峰滑下。他压低声音:“诸位别急。我先探探。”语落,人已拔地而起,整个人像一道瘦长的影子贴着河岸草色掠行,又迅速隐于一处低坳。
他回头做了一个手势:稍安勿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