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朝堂惊雷,血诏重现 (第2/2页)
他手持那份誊抄在明黄绢帛上的“罪己诏”副本,原件自然已秘藏。目光如电,扫视着下方神色各异的群臣,最终定格在脸色灰败的韩相身上,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此诏,乃先帝沉痛悔悟,留待后世明君,为云氏昭雪!韩相,当年构陷云太傅之计,你乃首倡!对此,你有何话说?!”
矛头直指韩德彰!
整个金銮殿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韩相身上。空气仿佛凝固。
韩相不愧是老谋深算的权臣,最初的惊骇过后,他迅速稳住心神。他深吸一口气,出列,对着龙椅上的庆元帝深深一揖,声音带着沉痛和悲愤:
“陛下!老臣冤枉!此诏……此诏来历不明!字迹可仿,内容更是荒诞不经,污蔑先帝!先帝英明神武,岂会行此构陷忠良之事?定是有奸人伪造此诏,意图扰乱朝纲,离间君臣,为那已定性的逆案翻案!请陛下明察!严惩奸佞!”
他直接将矛头指向萧辰,暗示他伪造诏书,图谋不轨!
“韩相此言差矣!”不等萧辰开口,一位素来以刚直闻名的御史大夫立刻出列反驳,
“此诏虽为副本,但据王爷所言,原件乃刻于皇陵密室石壁之上,有皇陵镇守将军及多位宗室在场见证!岂容轻易伪造?
况且,先帝当年对云太傅态度之微妙转变,以及血诏案诸多疑点,早已在朝野间议论纷纷!此诏一出,许多疑点豁然开朗!韩相身为宰相,不思反省己过,反而污蔑摄政王伪造诏书,是何居心?!”
“你……!”韩相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反驳。
“够了!”一直沉默的庆元帝终于开口。
少年的声音带着一丝刻意压制的威严,目光扫过剑拔弩张的双方,“此诏事关重大,真伪尚需详查。皇叔,”
他看向萧辰,语气带着一丝晚辈的恭敬,眼神却深不见底,“兹事体大,关乎先帝清誉与国朝法度,是否……操之过急了?”
他巧妙地表达对公开此诏的“不赞同”,将球踢回给萧辰,同时也在暗示群臣——皇帝对此事持保留态度。
萧辰看着龙椅上那个看似稚嫩、眼神却日益深沉的小皇帝,又看了看下方或激愤、或沉默、或明显偏向韩相的群臣,一股冰冷的怒意和一种被掣肘的烦躁涌上心头。
他知道公开此诏会引发轩然大波,却没想到阻力如此之大!连皇帝……似乎也在隐隐阻挠?他是在担心国本动摇?还是……另有所图?
“陛下!”萧辰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云氏满门忠烈,含冤十载!如今真相大白于天下,岂能因‘操之过急’四字而继续蒙尘?此诏真伪,自有宗人府与内阁会同勘验!但云氏之冤,必须昭雪!此乃天理昭彰,民心所向!”他寸步不让,态度坚决。
朝堂之上,顿时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一派以萧辰为首,力主彻查血诏案,为云氏平反;另一派则以韩相马首是瞻,质疑诏书真伪,认为萧辰此举是动摇国本,居心叵测。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气氛紧张到极点。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匆匆跑上金殿,神色慌张地在御前总管太监耳边低语了几句。总管太监脸色一变,急忙走到庆元帝身边,低声禀报。
庆元帝听完,稚嫩的脸上瞬间笼罩上一层寒霜!他猛地站起身,目光如刀,射向萧辰,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冰冷和怒意:“皇叔!你好大的胆子!”
这一声怒斥,如同惊雷,瞬间让喧闹的朝堂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疑不定地看着突然发怒的小皇帝。
庆元帝胸口起伏,显然气得不轻,他指着殿外,厉声道:“你可知!你今日公开此‘罪己诏’,慈宁宫太后闻讯,惊怒攻心,已然昏厥!太医正在全力救治!太后凤体若有丝毫差池,皇叔,你担待得起吗?!”
太后昏厥!
这个消息如同第二道惊雷,再次炸响在朝堂之上!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萧辰身上,充满震惊、质疑和……一丝幸灾乐祸。
太后!那可是先帝生母,当今天子的皇祖母!身份何等尊贵!若因萧辰公开这“动摇国本”的罪己诏而气出个好歹……那萧辰的麻烦可就大了!
萧辰的眉头瞬间拧成一个死结!他万万没想到,太后竟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昏厥”!这分明是……以凤体为要挟,向他施压!逼他妥协!
一股巨大的、被算计的愤怒瞬间席卷他!
他猛地看向龙椅上的庆元帝,看着少年天子眼中那丝极力掩饰却依旧泄露的、近乎冰冷的算计光芒!是他?还是太后?或者……是他们联手?
朝堂之上,气氛降到冰点。韩相一党眼中露出了掩饰不住的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