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讨论与抉择 (第2/2页)
“稍后我的助理会发一份补充的市场推广计划书给你们,里面有我们针对承物系列前三年的详细推广预算和预期。希望这能帮助你们做出判断。”
通话在友好但未最终敲定的气氛中结束。
挂断电话不久,张磊收到了一份极其详尽的PDF文档,里面甚至包含了预计合作的媒体清单、设计师渠道拓展计划、以及参加国内外重要设计展的时间表。
更让柳青意外的是,程诺随后发来的一条微信:
“柳青,无论合作最终如何,我都非常尊重你和你的工坊。下周三我会过来面谈,也亲眼看一看那把在网络掀出巨浪的椅子。”
柳青看着这条消息,心情复杂。程诺的表现,远超一个精明的商人。他既有强大的商业逻辑和底线,又展现出对工艺的尊重和合作的诚意。
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合作?
工坊后院的老槐树下,核心会议再次召开。
柳青将程诺的回复、以及拜访的意图,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大家。
周明还是第一个抢先发言。
“两年!还要对赌?还要把他家Logo放前面?青姐,这跟卖身契有什么区别!我赞成一年一年的签约!”
周明伸着手指头:“咱们的椅子能卖三万八,靠的是咱们的手艺!不是靠他那个什么拾光的牌子!凭什么我们要矮他一头?”
王婶这次却没立刻附和周明,她翻看着张磊打印的那份参加各种国内外展会的计划书,犹豫半晌才开口。
“四年虽说长了点,但要是真能做成那种国际上的大名牌,咱也不亏吧?你看看这计划书上面,都是国内外大城市,要是咱们自己去宣传,得花好多钱呢!”
张磊提醒王婶:“对方计划书做的是很漂亮,可是,万一他承诺的市场投入不能落地,根本不按计划给我们推广怎么办?”
他和周明意见一样,谨慎点好。两年对赌协议不安全,一旦同意,话语权在别人手上,如果对方订一个他们完不成的目标,他们现在还是小作坊,根本无法抗衡。
柳青看向自始至终旁听的爷爷。
老人靠着树干,眯着眼,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
“爷爷,您说呢?”柳青轻声问。
爷爷磕了磕烟袋锅,灰烬簌簌落下。
他幽深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说道:
“咱们看着锅里的饭挺香,谁能保证过几年,锅还是咱的?勺还让你使?离了他那桌菜,咱自己还能另起炉灶,做出饭来?”
柳青已经习惯爷爷的说话方式,她深吸一口气,在泥地上用树枝划了两条路:
指着其中一条说:“如果拒绝程诺。我们靠自己,慢慢做,慢慢卖。可能一年只能做十几二十件顶级作品,慢慢积攒名气。过程很慢,很难,但每一步都完全自己掌控。”
树枝点了一下另一边:“如果接受合作。借他的资金、渠道、专业团队,我们能快速把承物和清河柳编的品牌打出去。”
“风险是,如果对赌目标实现不了要签四年。这四年里,我们一定程度上会被绑定,自主性受限。但如果利用得好,四年后我们可能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品牌声望、资金和市场经验,那时再独立发展,起点会高很多。”
她看着大家:“我们现在要权衡的是,用四年的部分不自由,去换一个更高的起点和更快的速度,值不值得?”
“我们有没有信心,在合作的同时,保住工坊的核心创造力,确保四年后离了谁,我们都还能活得好?”
没有人能保证。
最终,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讨论,柳青确定了方向:“合作时间不能让步,我们准备好谈判细节,也准备好展示我们工坊。最后签不签,等他们来了,面对面聊过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