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星辰计划”与看不见的战场 (第1/2页)
秦挽歌的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林薇心里漾开一圈又一圈巨大的涟漪。【星辰计划】、【总部选拔】、【重点培养】、【跨部门创新项目】……每一个词都闪烁着诱人却又令人心悸的光芒。
“为…为什么推荐我?”林薇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问出了最核心的疑惑。她自认在A组的表现顶多算是“没拖后腿”、“略有亮点”,远远达不到让秦挽歌如此青眼有加、甚至赌上自己推荐名额的地步。
秦挽歌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推荐你需要理由吗?我看过你的会议纪要、数据核对报告、需求调研方案。你具备两个很多人没有的特质:一是极度细心,对细节有偏执般的敏感,这在容易忽略细节的A组很稀缺;二是学习能力和适应速度很快,从B组到A组,你没用多久就跟上了节奏,甚至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林薇惊讶的脸,补充道:“当然,也可能是我想看看,一个来自B组、路子有点‘野’的新人,扔进总部那群天之骄子里,能溅起多大的水花。这个理由够吗?”
林薇:“……”【最后一个理由听起来怎么这么像看热闹不嫌事大?!】
“选拔分为笔试和团队模拟实战两部分。笔试考行业知识、逻辑思维和公司战略理解。实战是随机分组,解决一个模拟的商业案例。”秦挽歌语速很快地交代着信息,“推荐只是门票,能不能进去,看你自己的本事。资料和往届题型我可以发你一份,但别指望太多,每年的变化都很大。”
说完,她不等林薇回应,便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开了,留下林薇一个人站在公司楼下,晚风吹得她脑子一片混乱。
回到租住的小公寓,林薇看着秦挽歌发过来的压缩包,里面是密密麻麻的PDF和PPT,感觉比大学四年的专业课资料还厚。
【星辰计划…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三十…和全公司精英竞争…】压力像实质般沉甸甸地压下来,让她甚至产生了一丝退缩的念头。
【我真的可以吗?】那个熟悉的小人又开始敲退堂鼓,【去了就是当炮灰吧?说不定还会给秦挽歌丢人…】
但另一个声音,一个经历了A组历练后稍微强壮了一点声音,在微弱地反驳:【可是…万一呢?万一有机会呢?这是总部啊!能接触到最核心的项目和最厉害的人!】
她想起李总监那句“有点进步”的评价,想起赵得助嫌弃却又精准的点拨,想起王经理那句“随时欢迎”,甚至想起那条恶意的匿名消息——它们都像一块块砖,在她脚下铺成了一条模糊却真实存在的向上之路。
【拼了!】她猛地一拍桌子,把隔壁屋的室友都吓了一跳。【不就是考试吗!姐当年也是卷过高考的人!就算最后没选上,能蹭到点总部大佬的经验也值了!】
斗志一旦燃起,行动力就变得惊人。她立刻制定了疯狂的复习计划,上班时间全力高效完成B组本职工作,所有休息和下班时间全都扑在了“星辰计划”的备考上。
她刷题、看行业报告、研究公司历年财报和战略发布会视频、拉着张小曼模拟面试提问……甚至有一次在茶水间碰到赵得助,她都忍不住问了一个关于公司最新技术布局的问题。
赵得助当时正接水,闻言撩起眼皮看了她一眼:“‘星辰计划’?”林薇一惊:【他怎么知道?!】赵得助嗤笑:“全公司有点风吹草动我都知道。你这问题问得太空泛,回去把公司过去五年收购的科技初创企业名单及其核心专利研究透了,再来说布局。”说完,端着杯子施施然走了。
林薇如获至宝,赶紧记下。虽然又被骂了,但方向更清晰了!
笔试那天,考场里坐满了来自各部门的精英,个个西装革履,气场自信。林薇深吸一口气,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旁边坐着的赫然是另一个部门的明星员工,据说手握好几个专利。她顿时感到一阵心虚,但想起那些熬过的夜和赵得助的“秘籍”,又慢慢镇定下来。
试卷发下来,题目果然又难又偏,不仅考深度,更考广度和对公司业务的深刻理解。林薇拼尽全力,很多题也是连蒙带猜。
笔试结束后,她感觉自己像是被扒了一层皮,完全没底。只能安慰自己:“尽力了就好。”
没想到几天后,她竟然收到了进入下一轮“团队模拟实战”的通知!她居然压线过了笔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