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邮筒里的左手指纹 (第2/2页)
座谈会结束后,芳姐在起身离开时,一份文件“不经意”地从文件夹中滑落,掉在了韦大柱座位旁的地上。
那是一份内部流程图,标题用醒目的黑体字写着——《高精度指印残留提取与远程比对作业流程图》。
韦大柱的视线在文件上停留了足足三秒,才像被烫到一样移开。
第二天清晨,芳姐的线人——一名与韦大柱同组的匿名保洁员——便发来一条信息:“芳姐,你让我们留意的老韦,昨晚在宿舍楼后面的垃圾焚烧炉里,偷偷烧了一件很旧的蓝色工装。”
所有线索都已汇合,指向了唯一的终点。
然而,江临风并没有立刻向检察院申请逮捕令。
他选择了一种更安静,也更具穿透力的方式。
他驱车带着陈秀英和黄阿婆,一同前往珠城。
她们没有去任何公安机关,而是停在了珠城第一看守所外的马路对面。
江临风将一个小型录音笔交给早已在此等候的金小霜,低声嘱咐了几句。
金小霜点点头,转身走进了看守所。
她通过监管民警,将一段录音播放给了刚刚因“焚烧公共财物”(那件旧工装被作为调查由头)而被临时拘留的韦大柱。
录音笔里没有严厉的审讯,也没有法理的陈述,只有一个苍老而温和的声音,用他们家乡最熟悉的方言缓缓念着:“大柱啊,我是秀英嫂子。你别怕……你姐那件你最喜欢的蓝布衫,我一直给你收着。袖口上那个补丁,是你娘还在的时候,一针一线给你绣上去的花样子……”
录音被反复播放着。
两个小时后,看守所的铁门内传出消息,嫌疑人韦大柱情绪崩溃,主动要求见办案民警。
在临时讯问室里,韦大柱没有做任何辩解和否认。
这个被生活和秘密压垮了半生的男人,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声音沙哑地问了江临风唯一一个问题:“那封信……真的能寄到她心里去吗?”
江临风静静地看着他,没有回答“能”或者“不能”。
他只是平淡地陈述了一个事实:“三十年前,你留在她房间的指纹,是提问。三十年后,你按在认罪信上的指纹,就是回执。”
当晚,江临风回到临时驻地,开始整理“补案01”的全套材料,准备正式移交检方。
在卷宗首页的结案建议一栏,他沉吟片刻,写下一行字:“本案嫌疑人韦大柱,系因亲情矛盾激化致人死亡,主观恶性较小,无任何前科。潜逃三十年间,安分守己,未犯新罪。且本次归案,系通过非强制性心理干预手段,促使其主动完成认罪闭环。综上,建议在后续司法程序中,适用‘特殊历史积案’从宽处理原则。”
合上厚厚的卷宗,江临风感到一阵久违的疲惫与释然。
他靠在椅背上,正准备休息片刻,口袋里的手机却突然震动了一下。
不是电话,也不是短信,而是“十七号行动”专属程序的系统日志更新推送。
他点开通知,屏幕上显示出一行行冰冷的数据流。
系统日志:节点“甲子-9”于22:07分再次上线。
音频播放记录:[王有福-忏悔录音-完整播放]
心跳监测记录:[杨小满-生命体征-平稳]
新增音频记录:[韦大柱-静默录音-时长4分38秒-完整收听]
江临风的瞳孔猛地一缩。
韦大柱的录音,是他在讯问室里,面对江临风那句“指纹就是回执”后,长达四分三十八秒的沉默。
这段沉默,也被系统捕捉并上传了。
而现在,它被“听”完了。
就在他思索这背后意味着什么时,屏幕右下角,一个极小的、几乎会被忽略的对话框,无声地跳了出来,显示出一行白色的小字。
“回应成功,信号源:移动终端(离线缓存)。”
移动终端?
江临风的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全身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这个神秘的“甲子-9”节点,这个能够收听所有涉案人员心声的系统,它的信号源,竟然来自一个移动设备?
而且还是通过离线缓存的方式进行的“回应”?
这意味着什么?
一股寒意顺着他的脊椎悄然爬上后颈。
他意识到,关闭“补案01”的卷宗,或许只是打开了另一扇更深、更黑暗的大门。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系统日志界面上那个毫不起眼的“后台数据”访问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