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玄幻疗愈 > 第十二章 中药香里的拜师帖

第十二章 中药香里的拜师帖

第十二章 中药香里的拜师帖 (第1/2页)

腊月的寒风卷着碎雪敲窗时,炳坤正在药房里翻晒陈皮。八年陈的橘子皮在竹筛里舒展,甘醇的香气混着当归的药味漫在空气里,让她想起那个让人生拐了弯的秋天——那时她还是机关大楼里最年轻的处级干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优秀公务员”奖状,公文包里永远装着未批完的文件,直到母亲的怪病像块巨石,砸进她按部就班的生活。...
  
  母亲原本能拎着菜篮子爬六楼,某天煎药时突然说看见外公站在灶台边,蓝布褂子上还沾着当年去世时的泥点。从那天起,老人整夜整夜不敢合眼,灯要开着,房门要反锁,看见穿蓝布褂子的人就发抖。西医做了全套检查,病历本上写着“器质性精神障碍”,开的药吃了就昏睡,停药就抱着枕头哭,说外公在枕头底下藏了“带她走的符”。
  
  炳坤抱着母亲掉眼泪时,单位老领导揣着个牛皮纸信封找到她,里面是张泛黄的处方笺,背面用毛笔写着四合院的地址:“煊先生治过类似的病,不是迷信,是懂人心。”她捏着处方笺在寒风里站了半小时,最终把刚写完的晋升申请锁进了抽屉——比起仕途,她更想要母亲夜里能安稳睡觉的呼吸声。
  
  第一次踏进四合院时,她穿着高跟鞋踩在青石板上,“噔噔”的声响在安静的院里格外突兀。煊墨正蹲在银杏树下翻晒艾草,灰扑扑的布衫沾着草屑,脚边摆着个竹篮,里面是刚从父母家拿来的新鲜蔬菜。“刚从老宅回来,”他抬头时眼里的笑意比机关食堂的暖炉还热,“我母亲非让带筐萝卜,说‘冬吃萝卜夏吃姜’,给你和阿姨顺道留几个。”他指了指药房门口的竹凳,“先喝碗姜枣茶,我母亲亲手熬的方子,驱驱心里的寒气。”
  
  诊室的药柜比她年龄还大,抽屉上的标签是手写的小楷,“合欢花”“夜交藤”“远志”……每个名字都像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母亲刚坐下就开始发抖,盯着墙角的香炉说“外公在那儿抽烟”。煊墨没急着说话,只是点燃三炷沉香,又从药罐里舀出勺琥珀色的药汁,用指尖沾了点抹在母亲眉心:“这是你小时候外公给你熬的枇杷膏,记起来了吗?他总说‘苦过才知甜’。”
  
  药香漫开时,母亲的颤抖渐渐轻了。煊墨让炳坤坐在母亲身边,教她用指腹按揉母亲的内关穴:“顺时针揉三十圈,想着‘安心’两个字。中医讲‘母子同气’,你的手稳了,她的心才能稳。”炳坤的指尖触到母亲手腕的青筋,突然想起小时候发烧,母亲就是这样整夜给她按穴位,只是那时的母亲手指温暖有力,不像现在这样冰凉颤抖。
  
  催眠在药房的暖光里开始。煊墨让母亲看着药柜上的铜葫芦,葫芦里晃悠的药汁映出细碎的光斑:“跟着光斑走,回到你十岁那年的秋天,外公在院里摘枇杷,你在树下捡落叶……”他的声音混着陈皮的香气,“他总说等你嫁人,就把枇杷树移到你家院子,可他没等到那天,心里一直记挂着,所以回来看看你过得好不好。”
  
  药香漫开时,母亲的眼泪突然涌出来,却不是哭闹的泪,是顺着眼角缓缓淌的那种。她抓着炳坤的手说:“我总梦见他站在枇杷树下叹气,原来他是怕我孤单……”那天母亲没再喊“外公要带她走”,只是靠在炳坤肩上,说了很多小时候的事,说到外公把枇杷膏装进玻璃罐时,会特意留最上面那层给她。
  
  之后三个月,炳坤成了四合院的常客。早上送母亲来做催眠,中午在药房帮煊墨分拣药材,晚上带着新配的安神汤回家。她渐渐学会了看药材的成色,知道当归要选油润的,黄芪得有菊花心,还知道煊墨的药柜第三层藏着罐特殊的陈皮——是他母亲年轻时晒的,存了三十年,每次给心病重的人配药,才舍得放一小撮。“我父亲总偷这陈皮泡茶水,”煊墨笑着给她看罐口的牙印,“老两口拌嘴一辈子,却谁也离不开谁,就像这陈皮,越陈越有滋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