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仙槎号”太空穿梭机,神舟、天舟再见 (第2/2页)
“到了八六年,咱们国家出台了‘863计划’,其中航天技术是七大领域的第二个领域,包括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
“当时国内讨论了不少构型,甚至还讨论过两级入轨的全回收太空飞机方案,只不过最后还是仿照着毛子的第三代载人飞船‘联盟’进行了研发和升级……”
“其实当时的神舟就不算先进,偏保守,现在更是老了,确实该退役……”
这个倒确实。
神舟飞船系统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
它的总体长度能达到8米,总质量7.7吨左右。
而联盟号飞船确实比它小一圈,总体长度只有7米多,总质量也只有6吨。
另外神舟飞船的返回舱直径有2.5米,三名航天员坐进去空间就有些紧张了。
联盟号飞船的返回舱直径更是只有2.2米,三名航天员坐进去会非常拥挤。
神舟飞船的返回舱又称“座舱”,是航天员的“驾驶室”,也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钟型密闭结构。
不过飞船的钟型是上边有口,下边则是密闭的,要装隔热大底。
上边的口是连通轨道舱的舱门。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两边都有舱门,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
它最初的舱门最大直径才65厘米,只有身体灵巧、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进出自由。
天宫一号和二号实验室都是这样大小的舱门。
后来才改成直径80厘米,专门用来对接天宫空间站。
轨道舱被称为“多功能厅”,因为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它时间都在轨道舱里,所以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和清洁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等航天员乘坐返回舱返回后,轨道舱相当于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它将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
而轨道舱留轨利用是老中飞船的一大特色,熊大和老美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
可见老中有多么抠门……呸,节俭!
至于推进舱就不用说了,它就是神舟飞船的动力系统。
后边是发动机,内部是推进剂,两边是太阳翼。
神舟飞船首飞到现在22年了,确实是一款构型很老旧的飞船了,不再适合老中现在和未来的太空任务。
当然,熊大的联盟飞船更是“老当益壮”,第一艘联盟号飞船是上世纪六七年发射的,到现在已经54年了!
熊大也在搞新一代的“联邦”飞船,算是跟老中的新一代飞船和老美的猎户座飞船是同一级别,都有深空载人的远航能力。
只不过熊大的经济状况……反正几年内是见不到什么动静。
另外说到退役,路云感觉神舟飞船不发射十八号,直接用“仙槎号”太空穿梭机替换是没问题的。
但想代替天舟货运飞船还是有点难的。
因为天舟飞船能在太空里……敞篷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