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老中,月球上跑的都是你的月球车,还说你对月球没有图谋? (第1/2页)
“星斗”卫星的在轨数量反超更早发射的“星链”卫星,不仅仅是增加了一款更大的火箭。
也因为老中开始爆产能了!
毕竟之前的时候马一龙的猎鹰九号火箭一次可以运载60颗星链卫星,而路云的万户火箭一次只能运载30颗星斗卫星,两次才能抵消猎鹰九号一次。
后来星斗卫星的产能上来了,万户火箭开始一个月发射三次,可以发射90颗星斗卫星。
等有了长征十号火箭的加入,它一次就可以发射80颗,并且能保证一个月发射一次。
这样一来,星斗每月就可以发射170颗!
而马一龙的星链还换代了,今年上半年的时候发射的还是单颗质量260千克的1.0版本,下半年开始发射单颗质量近300千克的1.5版本。
星链的1.5版本其实才跟星斗的第一代子星技术是同一水平。
但猎鹰九号可装不了60颗1.5版本的星链。
六月份的时候,猎鹰九号只拼车发射了3颗1.5版本的星链搞测试,然后等到九月才发射了第一批51颗的1.5版本星链。
第二批要等到十一月份,并且之后每次发射都是50颗左右。
这一番“此消彼长”之下,星斗的数量就反超了星链,并且之后双方的数量级会越来越大。
而同一时间,星链的用户才刚超过了20万。
这还是因为有星斗的压力,星链搞了很多促销活动。
至于星斗为什么给了星链那么大压力,那是因为星斗的用户已经超过了500万!
这个时候双方都开放了国际市场,星链的主场是北美,以及带嘤、澳洲、新西兰等传统盟友国家。
星斗的用户则集中在国内的偏远地区和边境接壤的国家,然后就是非洲和南美。
很多人评论,星链发展的模式像“体验生活”。
而星斗的发展模式则像是“扶贫攻坚”。
不过星斗的价格对比星链确实便宜很多,加上老中同样便宜的光伏和电池产品,三者结合确实适合欠发达地区。
当然,主要是因为卫星互联网也不是随意就使用的,也要跟所在国的通信服务商进行合作,所以这其实也是某种友好国家和“势力范围”地图。
另外就是双方都在对方的“势力范围”之内有零星的用户。
然后就是飞机和船运行业的争夺。
飞机方面不用说,两大巨头之一的波音就是老美的,人家自然偏向于星链。
而老中则在争取空客。
不过老中两家的飞机都买了,并且还是大客户,所以国内不管哪个品牌都装自己的星斗。
并且老中也在造客机,北方邻居熊大也有自己的客机,还有其他国家的一些小型飞机制造商,都是星斗的潜在用户。
至于船运商业……
呵,海上跑的一小半船都是老中造的。
而新的造船订单有一大半都是老中的船厂接的。
这就让老美很无力。
因为在世界造船份额里,老中排第一,后边寒碜国和小日子加起来打不过老中,至于老美……
它在“其他”里边都是小份额。
这也是没办法的,因为老美的制造业早就完蛋了。
如果不是还要保留一些军舰的制造能力,老美连“其他”里的小份额都没有。
毕竟搞金融赚钱多爽,谁苦哈哈的造船啊!
甚至连造军舰的船厂也把很多钱拿去投资金融,导致联邦海军的船厂出了不少问题,不管是造船能力还是修船能力都下降了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