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章 大老爷回来了 (第1/2页)
先生们愿赌服输,老老实实跟着苏录学了一上午,深入了解了注音符号的原理和优点,终于相信他所言非虚——
原来真能用区区五十个符号,就完全取代八百六十六个反切字了!
而且可以更完美地标注出《洪武正韵》中的两千八百二十一个反切音!
这下他们态度彻底翻转了,从‘非学不可?’变成了‘非学不可!’
就是撵他们都撵不走了!
因为先生们日常教学中,最苦恼的就是教学生反切注音法。
光八百多个反切字,就得教个一年半载。而且光教了反切字可不够,还得教学生‘拆字取音’和‘拼合发声’才行。这两步都需要兼顾声韵协调与声调准确,对初学者难度极大,往往三步都学完了,还无法顺利完成拼读。
绝对是教得痛苦,学得煎熬,师生都想对方放过自己……可是不学反切,连书都读不了,所以师生只能相互折磨,直到有一天学生终于开窍过关,或者彻底放弃为止。
现在有种方法,能将平均需要两年时间才学会的注音,缩短到两个月就可以让小孩子学会,而且更简单更准确,没有那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先生们怎么可能不趋之若鹜?
过年算什么,学会了注音符号,以后天天都是过年!
尤幕友扮成教书先生,混在学员中跟着听了一上午的课,这下彻底放心了。他的信心不光来自注音符号,还来自苏录本身的教学水平,也远超他想象!
苏录授课纲举目张,条理无比清晰。而且每一句都那么精准,再复杂的东西从他嘴里讲出来,都变得浅显易懂,令人茅塞顿开。
尤幕友甚至生出一种,要是当初自己的老师是苏录,自己肯定能中举人的错觉来……
这下他彻底放心了,中午便离开了县学。回到县衙刚吃了两口饭,他就接到了禀报,江边哨所瞭望到县太爷的官船返回。
这下饭也顾不得吃完了,尤先生赶紧下令准备仪仗车轿,率众赶到城门外码头,迎接卢知县的大驾。
~~
卢知县站在甲板上,看着越来越近的合江县城,不禁暗暗感叹,虽然总是想逃离这里,但还是这里最让人感到自在。
在泸州这些天,处处都得陪着小心,别说知州大人了,就是州里的佐贰、各房的司吏,他都得笑脸相迎,还得天天跟个姐儿似的陪酒,喝得痔疮都快犯了。
幸亏有老马送的药膏,这才勉强撑到了返程……
官船稳稳靠上了栈桥,系缆放踏板一气呵成,长随便扶着卢知县步履稳健地下船。
尤幕友和县里的佐贰首领官,全都在码头迎候,一起作揖道:“恭迎大老爷回驾!”
“终于回来了。”卢知县也长舒口气道:“诸位免礼,这段时间都辛苦了。”
“不辛苦。县尊在州城才辛苦。”曹县丞忙笑道。
“确实辛苦啊,但是值了!”卢知县得意道:“本县跟知州大人汇报了今年的办学计划,起先州尊还不高兴,觉得不切实际。”
“那县尊是如何扭转乾坤的?”包主簿也凑趣问道。
“哈哈哈!山人自有妙计!”卢知县大笑起来,却不告诉他自己是怎么做到的。只炫耀道:“总之,最后州尊拨给本县两千两助学银,资助本县办学。”
说着他叹了口气道:“倒是要这两千两银子费了牛劲,本县连喝了三场,今早才拿到手,就马不停蹄赶回来了!”
泸州距离合江一百余里,乘船顺江而下,不过两三个时辰而已……
“县尊真是劳苦功高,快快回府好生休息吧!”众佐贰赶忙一起捧臭脚道。
“嗯。”卢知县满意地点点头,几天不听这般奉承,心里还有点想念呢。
坐上陪他十年的绿呢轿,仪仗开道,前呼后拥,卢知县回到了他忠诚的合江县城。
百姓望风而拜,车马避让道旁,怎一个威风了得?
~~
回到县衙直入后宅,卢知县在小妾的侍奉下,脱下了繁琐的官衣,换上了居家的便袍。除掉了沉重的官靴,穿上了轻便的云履……其鞋面以青缎制成,鞋头微翘如云朵状,寓意平步青云。
给供奉的观音菩萨、三清道祖和真武大帝分别上过香后,卢知县这才出来花厅,跟尤幕友说话。
“今天开课顺利吗?”卢知县一坐下就问道,他都挂念一天了。
“一开始不太好。”尤幕友便叹气道:“二老爷和水教谕训话都没上心,非但没起到激励作用,反而把那帮先生听烦了。”
卢知县便哂笑道:“姓水的咸鱼一条就不说了,姓曹的也不知好歹,我有意分他杯羹,他还不领情!那以后但凡办学的事儿,都别让他参与了。”
“是。”尤幕友应声表示记下,接着话锋一转道:“好在苏录没有辜负东翁的厚望,第一次讲学就老道无比,小试牛刀便镇住了那帮老油条。一个上午听下来,现在是撵他们也撵不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