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哪有万世不易的朝代啊?! (第1/2页)
十税法表面上是将全国税收分为十类,但实质却是剥夺六部和地方官府收税的权力,将税收的权力收归户部。
其他官员反对也是因为这样,他们限制军队的时候,拿捏财权不知道玩得多顺溜,到了自己头上,那肯定炸毛,毕竟谁也不愿意成为被拿捏,要是户部完全掌握税收权力,那财相就成了事实宰相了,哪里还有其他五部的事情?!
朱由检清楚这一点,但不怎么在乎,他的平衡玩得稀烂,主打一个从心所欲,帝王心术他是一点也没学!
徐光启还没混到尚书的位置,主要是没有空位了,没办法,西学派一直是边缘人,现在才有所好转,或许工部比较适合他,这家伙是工农全才,还他妈的懂神学,可以装神棍,为了忽悠西洋人,他是真的把孔子放心里了!
“陛下打算将正赋改为多少呢?”徐光启谨慎提问道。
“什一税怎么样?!”
“太高了!”“太低了!”徐光启与毕自严异口同声地说道,两人愣了一下,又同时谦让了起来:“子先兄,你先请!”“景曾,您请!”
“好家伙,这两老头玩啥呢?!”朱由检心想,他“点兵兵”,点到了徐光启,于是开口道:“徐卿你先说。”
徐光启的话也不太适合在这里说,毕竟还有很多翰林院的闲杂人等呢,他只能委婉道:“贸然提高正税恐怕不利于清查田亩,而百姓且杂税多涉军需,亦需慎重。”
“什么不利于清查田亩,那就是田赋多了,士绅不乐意缴税了呗?!”朱由检心里门清,朝廷对于百姓的剥削主要有两种,一个是田税,一个是徭役,徭役现在已经折银了,折银之后对于地主是有利的啊,他们地多人少,大明的田税又那么低。
毕自严听完徐光启的话以后,也冷静了不少,他承认了自己考虑欠妥,他之所以说少是因为参照的其他朝代的田税税率,这也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了,只算经济账,忽略人情账。
朱由检作为大明第一糊弄,摆烂躺平的践行者,破烂王朝的裱糊匠,最后也只能折中一下了:
先废除徭役折银,正赋改为十五税一,如今各地徭役折银一般为“丁四粮六”,取消折银,改成十五税一对于百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钱不会凭空变多,只会转移,这割的自然就是地主了!
徭役折银本质上是人头税,取消人头税,摊丁入亩,是应对人地矛盾的大杀器。
其实徭役本不应该折银,张居正将徭役折银本意上是为了解决“民户服役往返耗时、影响生产”“地方吏胥借机勒索”等问题,看似有利于百姓,实际上发展到后面对百姓和朝廷都是巨大的伤害。
百姓服徭役实际上就是朝廷对于百姓人身管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对于地区掌控力的体现,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组织力,动员能力。
当然,军户徭役是从始至终都没有取消的,真需要人做事的时候,朝廷也不容许折银,最多让人钻空子,雇人来替役,核心是必须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