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酆都百骑 (第1/2页)
在华夏,殉国是一等一的死法。
生前种种,殉国而死罪减一等!
年初的时候,四川军阀,抗日将领刘湘客死汉口,只留下一句:“日寇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便一日不还乡!”
死后,被一次性收了40年税的川府百姓,给了他最高的荣誉。
葬于武侯祠旁!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也算陪祀先贤了。
此刻,纵马而下的穿插营,沉默得可怕。
他们在马长胜的带领下队伍逐渐变成了【锋矢阵】,不知道为什么,税警团指挥官要么防守不动如山,要么进攻疯了一般穿插。
一百骑兵默默将马长胜围到中间,马长胜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将就冲在第一个,士兵们也没有因为主将没冲到第一,便降了士气。
来到这里的,都明白自己的目的。
什么目的?
去死!
沉默地骑兵冲下山的时候,马蹄声便已经传到了东门的守军耳中。
黑洞洞的枪口与准心套上了最前面的骑兵,随时准备扣动扳机。
“1队,前出!”
马长胜的声音冷漠,不带一丝感情。
听到这必死的命令,1队的骑兵也没有任何情感波动,10名骑兵没有继续挥动马鞭,而是伸手在携行袋中取出小小的马刺,拍在老伙计的屁股上。
战马吃痛,速度陡然一升。
10名骑兵的眼中没有任何感情,脸上只有对死亡的渴望。
1队的骑兵大多是跟着马长胜南下时的弟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逃兵。
北大营的逃兵!
原本只是想苟延残喘在乱世继续活下去而已,可没想到还是被抓了壮丁。
从开始的不情不愿,一路跟着沈复兴南征北战,如今早已只剩下不足10人。
而这些人,越打,就是越是愧疚。
赢得越多,内心的愧疚就越深。
为什么当初.他们不抵抗呢?
少帅说有手谕,可他们从没见过,或许真的有。
但,东北军,什么时候听过南京的话了?
整个黄河以北,可有南京一兵一卒?
全国兵马副元帅,因为一纸调令就远离家乡,让出三省?
他们不理解,也不懂,所以被日寇一路碾入关内,便直接做了逃兵。
那可是日思夜想的家乡,魂牵梦绕的黑土地。
就这么拱手让了别人!
东北王的儿子,就这么不争气吗?
还不如沈复兴这个商贾之子,有血性,有胆气!
带着他们从淞沪打到金陵,又从金陵打到豫北,现在更是打到了太原腹地!
东北王的儿子一路南下,说什么为国家争取了6年时间。
商贾的儿子一路北上,喊着要出关,带他们回家。
回什么家?
他们哪里还有脸回家?
嗒嗒嗒~
城头的机枪开始响起,一道肉眼可见的射击线在黄土地上溅起一道道烟尘,似乎下一秒就要扫到他们身上。
“1队,加速!”
领头的汉子脸色不变,只是默默地掏出马刺向后伸去。
没有任何回应,所有人只是跟着领头的汉子掏出马刺。
这10骑开始疯狂加速,骑士的身体甚至直接挂在战马的两侧。
一如当年,吴大帅带他们雪夜南下,一举荡平郭松龄的反叛那般。
“大帅,我们陪你来了!”
嗒嗒嗒~
心中的话还没说完,领头的汉子连同战马被机枪命中,囫囵倒地之后,便没了声息。
或许,这就是他这些年寻求的归宿吧?
死在抗日的战场上!
随着决死的骑兵逐渐拉开距离,城墙上的日寇一下子乱了方寸,本能的向前面那些骑兵扫射。
9
6
5
3
直到还剩下最后一骑,92式重机枪终于卡壳,任凭弹药手如何敲打,都无济于事。
可他与同伴很快发现,前面的骑兵几乎丧生,可后面的大部队几乎没什么损失.
他们没有应对骑兵的经验!
“2队,破门!”
马长胜的眼中仍旧没有一丝感情,对他们来说,每一次任务,都会离家乡更近一些,这让他们感到害怕。
害怕回去,害怕看到家乡同胞,害怕看到那些人哭着问他们:“当年,为什么要走?”
近乡情怯?
马长胜不知道,他只知道必须完成任务,不计生死。
第二波骑兵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是穿插营独有的马刺,伤口小,流血少,足够刺激战马加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