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明修栈道,暗度太岳 (第2/2页)
将这面旗帜交给李家祥,也就彻底断了兰封这些门阀豪族与日寇勾连的道路。
李家祥接过【兰封营】大旗,将它高高举起,脸上的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他紧紧抿着嘴唇,悄悄望向路边茶楼二层,那里的包间开着窗户,三个熟悉的身影就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
一身丝绸锦衣,头戴瓜皮帽子,正静静地看着他,眼中全是期许,身旁的母亲正簌簌落泪,拿着手帕不住擦拭,只有二姨娘在旁宽慰,没有看他。
“父亲,我一定会成为你的骄傲,也会成为兰封的骄傲。”
李家祥高高昂起头颅,再次深吸一口气:“兰封营!!出征,北伐!!”
说着,他一夹马腹,率先出城。
紧接着,就是凤阳营,这是沈复兴亲自从淮西之地带来的凤阳士卒,归属白远樵麾下,一水的山地步兵,比刚才的兰封营要更加雄壮。
绑腿皮靴小钢盔,钢枪战刀身上背。
才一出场,那把明晃晃的战刀,瞬间就成为了全城的焦点。
开刃的战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每一步踏出,便如同利刃劈出,气势十足。
沈复兴再次接过【凤阳营】大旗,郑重交出。
“凤阳营!出征咯~北伐!!”
淮西士卒们顿时红了眼眶,家乡已经沦陷,但如今,他们要沿着当年淮西勋贵的步伐,重新克复山西!!
轰——!
轰——!
脚步声顿时变得沉重起来,每一名凤阳士卒皆是微微低头,看着脚下的道路。
似乎这已经不是普通的道路,而是先祖之路!
当年,明太祖带着他们的先祖从淮西一路南征北战,复汉家江山,驱逐鞑虏。
如今,又有人在淮西将他们招募而来,也要带着他们,收复山河,驱逐鞑虏!
这次啊,要让这个天下,再次聆听淮西的战鼓!
围观的群众心中一凛,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有杀气的部队了,难怪豫东打得稀巴烂,而这郑县,日寇却迟迟无法进犯。
哒~哒~
整齐的脚步声再次响起,领头的竟然是徐彬!
整个教导营与前面两支部队都不一样,无论是行军的步伐,还是整个人的气势,仿佛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这就是徐彬作为总教头,在几个支队里面挑选出来的500模范营。
北伐太原,他自己主动请战,没有别的。
他找到沈复兴的时候只有一句话:“当年,便是家族徐达攻克太原,如今,我等到了飞马传令,若是不让我出征,我便舍了这身皮,自己去!”
沈复兴看着眼前的中年人,万般话语说不出口,只是将【教导营】的大旗重重交于他手。
徐彬胸膛不住起伏,似乎看到了先祖的影子,他咬紧牙关接过【教导营】大旗。
转身之际龙行虎步,一跃上马。
“教导营!出征,北伐!”
哒~哒~哒~
整齐的步伐敲在每个人的心头,也敲在了每一个探子的心头。
税警总团竟然如此精锐?
沈复兴站在高台上,朗声道:“战歌,起!”
下一秒,整齐的战歌再次闯入围观群众的耳中,也闯入了他们的心中。
“京观,京观,镇四方”
“四方,四方,清夷羌”
沈复兴就在这战歌声中,翻身上马出城.北伐!
远处火车站的汽笛声缓缓响起,成为了最好的伴奏。
人群中,不少人终是哭了出来,那些出征的士兵,是他们的孩子,是她们的丈夫,是他们的亲人
就在人群散去,各路暗探准备回报“税警总团授旗出征,预计三日内将进攻”的信号。
走马岭的山道上,早有一支军队健步如飞,直接占据了南关村。
身后的硝烟还未散开,几十名伪军就已经死的死,投降的投降。
白远樵一骑当先,要趁着日寇还在来远镇上盘踞,直接打通北上的道路。
这条北上的山路可不是只有一条,山坡的小道上,山地步兵的速度甚至比山下的步兵还要快。
而山下的大路上,骑兵营的马蹄正踏破一切阻碍,向着9公里外的来远镇疾驰。
在另外一条棋盘山的大路上,戴安澜还是抢到了先锋的位置,他的部队从前日晚上开始就已经进发,昼伏夜出,半点不给日寇发现的机会。
如今,戴安澜正在白晋铁路沿线疾驰,尽管没有了足够的装甲部队,但他的6团这次配备了12门野战炮与72门迫击炮,论火力根本不输日寇的一个联队。
而在棋盘山山脚下,如今有一个大队的鬼子盘踞,等待物资抵达便会继续南下。
沈复兴在郑县摆迷魂阵,而税警3团与税警6团马不卸鞍连续奔袭,就是为了打日寇一个措手不及。
否则山路狭窄,日寇大规模驻防,突破就只能另寻出路了。
这一日夜晚
来远镇与子洪口的两个大队日寇遭遇税警团突袭,猝不及防之下,两个大队日寇稍作抵抗便开始溃退,只是留下两个中队断后。
可仅仅就是这断后的日寇,战力之强,意志之坚定,让税警总团的突袭也付出了不小损失。
不过,通往晋中的口子,还是被税警团猛然撕开!
接下来,便由不得各方势力留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