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书院被毁 (第2/2页)
朝中还自称清流的那肯定会带头闹。
到时候他们一开闹我们就抓人,给他们当头一棒。”
这叫杀鸡儆猴,清流这些鸡先留着用以吓唬读书人那些猴。
袁可立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这下应该差不多了。
万历又细细想了想,这才挥了挥手。
沈鲤和袁可立连忙拱手躬身告退。
小朱常洵见状,忍不住问道:“父皇,书院到底是什么地方啊?”
这个有点复杂。
万历细细想了想,随即耐心解释道:“书院跟私塾有点像。
不过,书院比私塾大得多,而且,教的也不是童生之类没有功名的读书人。
书院教的那一般都是想要金榜题名的举人,有的书院教的甚至是已经金榜题名的进士。
这种书院已经不是在教书育人了,而是在结党营私,他们一般都假借针砭时弊之名聚党。
东林书院就是这种书院的典范,他们就不是在教书育人,他们就是想结党掌控朝堂大权。
这个以后你一定要注意,真正教书育人的书院那不是不能办,但这种打着针砭时弊的幌子结党营私的书院你发现一个就要捣毁一个。”
小朱常洵闻言,缓缓点头道:“儿臣明白了。”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问道:“长庚,你家就是开私塾的吧?”
哎呀,怎么扯到我家了?
宋应星连忙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家父就是以开私塾为生计的,微臣家里的私塾已经开了二三十年了。”
万历其实是在想怎么才能压制书院。
他又想了想,随即问道:“你上过县学吗?”
这怎么又说到县学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上过几个月县学。”
万历继续问道:“县学是包吃包住的吧?”
宋应星还是连连点头道:“是的,万岁爷,去县学读书的时候是包吃包住的。”
万历想了想,又问道:“你们奉新有多少秀才,县学里面又收了多少秀才?”
这个嘛。
宋应星回想了一番,随即小心道:“万岁爷,我们奉新的秀才算是多的,大抵有四五十个之多。
不过,我们县学总计也就收十多个秀才,其他县学也差不多,因为朝廷给每个县拨付的伙食就够供养十多个秀才。”
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十万秀才一个月撑死耗费十多二十万两供养。
关键就是举人,南北国子监最多也就能供几百举人就读,这就使得九成以上的举人只能去私人开办的书院学习了。
看样子得考虑在大明十三省都开办国子监,而且扩建南北两京的国子监,免费来供举人就读,这样才能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
万历还在想着怎么压缩私人书院的生存空间呢,大明两京十三省的读书人却因为东林书院的事炸开锅了。
东林密谋造反,一开始是没什么人信的。
但是,李三才和韩爌被爆是蒲州三大豪族余孽之后这事就开始传得沸沸扬扬了。
紧接着,刑部就开始拿人了,朝中所有东林那都被打入刑部大牢了。
这还没完呢。
没过几天,南直隶刑部也开始拿人了,顾宪成、顾允成和钱一本等没在官场的东林都被抓了。
紧接着,南直隶刑部竟然直接把东林书院给拆了!
这一下,天下读书人瞬间炸开了锅,但凡有书院的地方,那都是骂声一片。
朝中清流那更是怒不可遏,一个个就跟吃了火药一般。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沈鲤又抱着一堆奏折跑御书房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忧心忡忡道:“万岁爷,好多清流上疏,说我们不该捣毁书院。”
你怕什么。
朕就等他们上疏呢。
万历接过奏折大致翻了翻,随即便冷冷的道:“他们眼里书院比大明还重要吗,既然他们眼里没有大明只有书院,那就不要待在大明了。
来人,把这些奏折送去刑部,命袁可立开始抓人,但凡上奏的,都给朕抓起来,好好审!”
唉,万岁爷眼里为什么就容不得清流呢?
沈鲤见状,那也只能暗自叹息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