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书院被毁 (第1/2页)
袁可立办事的确麻利。
朝中东林他审了一天就审完了。
第二天一早辰时许,他便拿着供词来御书房求见来了。
万历细细看了看他审问的供词,那都不由得点头赞许道:“嗯,不错,就这么审,就要让他们觉得怎么洗都洗不清了。”
还就这么审?
袁可立闻言,小心问道:“万岁爷,您的意思还要继续审?”
那当然。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细细解释道:“这可是谋反案,你不能审一遍就算了。
你得不停的审,隔三差五就把他们拎出来审问一番,审到他们受不了,审到他们绝望。
还有,你还可以引诱他们招供他们忽悠的清流,那些被他们忽悠上奏劝谏的乃至到处造谣的,你都引诱他们招供出来。
然后,你再逮着那些清流也一通审。
这么审才像是在审谋反案,你随便审审就算了那就有点假了。”
呃,这话倒是有道理。
问题,这么搞牵连,您到底想牵连多少清流?
袁可立闻言,细细想了想,随即小心问道:“万岁爷,那些清流也要全部罢官削籍吗?”
这不是罢官削籍的问题。
万历微微摇了摇头,随即细细解释道:“礼卿,这次我们的目的是让清流土崩瓦解,朕要让朝中自此无人再敢自称清流。
朕早就让孟养浩发动手底下人去劝说那些清流了,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有些清流还是死硬死硬的。
这次正好,东林都招供了,清流不但仗着人多示众胡乱上奏劝谏,妄图欺君,还故意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
我们可以逮着这机会彻底瓦解朝中清流,对于那些死硬死硬的清流,你就把欺君罔上、造谣生事、攀诬朝廷重臣乃至密谋造反的帽子往他们头上扣。
到时候我们不但要将这帮家伙罢官削籍,还要流放戎边,让他们再也回不了大明。
至于其他清流,你看情况吧,老老实实求饶的你就按律打个二十大板以示惩戒。
那些犹犹豫豫不肯就范的,你就逮着多打几顿,打到他们不敢自称清流为止。
这种还要革职查办,将他们逐出朝堂。
总之,朕希望,这次之后朝中再无清流。”
这个已经说的够明白的了。
万岁爷的意思不是要牵连多少清流,而是要让清流彻底消失!
袁可立闻言,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南直隶那边安排好没?”
我可没这么大的权力。
袁可立小心道:“万岁爷,南直隶的事还得内阁批准才行,微臣已经按您的旨意行文内阁了。”
他们正说话间,内阁首辅沈鲤还正好跑来求见来了。
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万历便直接问道:“仲化,东林书院之事你有没有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办?”
我就是来问您的啊。
沈鲤小心道:“万岁爷,捣毁书院恐惹天下读书人之怒啊。”
读书人还敢怒吗?
万历回想了一下,随即郑重道:“仲化,元辅当初怎么说的你忘了吗?
圣贤以经术垂训,国家以经术作人,若能体认经书,便是讲明学问。
何必又别标门户,聚党空谭?
今后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著实讲求,躬行实践,以需他日之用。
丌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他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
东林书院还不只是聚党空谈而已,他们是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你只管行文南直隶刑部,命他们去把东林书院拆了,谁敢叽叽歪歪,那就当反贼论处。”
唉,您不说元辅大人还好。
元辅大人那就是因为捣毁书院而惹怒了天下读书人啊。
算了,您既然执意要捣毁东林书院,我劝也无用。
沈鲤闻言,暗自叹息一声,随即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万历微微点了点头,又细细想了想,随即交待道:“礼卿,东林招供出来的清流不急着抓。
仲化担心惹怒天下读书人那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这次拆了东林书院,读书人肯定会怒火中烧。
不过,一般读书人还是不敢立马就闹事的,大多数读书人那都会等人带头再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