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5章 亚洲最具活力的城市(第一更,求订阅) (第2/2页)
是的,这里和长安并没有什么区别,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这样。但它还是有着其不同的地方,比如数量众多的佛教寺院。当然,还有路边走过的和尚。
和美趴在车窗上数着路边的寺庙金顶,忽然转头问:
“爸爸,我们能参加他们泼水节吗?”
泼水节也是这里的特色,每年泼水节的时候,都会吸引各国的游客来这里游玩。
“当然可以,”
王清志看了看小女儿,他说道:
“大家放心吧,这里有我们需要的一切,而且将来还会有更多新的东西。”
车窗外,曼谷的天际线已经显现了出来,十几年前,游学时,这里还看不到那些高楼大厦。
现在的曼谷正在快速的发展着。
……
穿过一片繁忙的工厂工地,赵普杰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还未完全夯实的泥土路上,耳边是起重机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的吆喝声。不远处,几栋厂房的主体结构已经完工,灰白色的墙体在热带的阳光下格外显眼,与周围还在施工的脚手架形成了鲜明对比。
毕业于南洋大学的赵普杰,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在暹罗看到如此规模的工厂,但是眼前的这一切却是真实的。
两年前,五菱公司决定在暹罗投资一家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这座年产量超过五十万辆汽车的大型工厂即将交付投产。
谁能想到,有一天,暹罗也会有这样的大型工厂?
他来到其中一栋已完工的厂房前,推开沉重的铁门,一股混合着油漆和金属的气味扑面而来。
赵普杰看到从SEA来的工程师王清志正站在厂房中央,手里拿着图纸,专注地看着上面的图纸。几十条机械臂整齐地排列在厂房内,它们还没有被安装到流水线上,静静地立在那里,像一群等待检阅的士兵,银色的金属表面在临时架设的灯光下泛着冷光,末端的焊枪崭新得没有一丝痕迹。
“赵工,你来得正好。”
王清志转过身,说道:
“我正查看这些机械臂的安装位置,按照图纸,它们的间距应该再精确调整两厘米。”
赵普杰走到王清志身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图纸上清晰地展示着机械臂的布局。
两人一边讨论着,一边在厂房内来回走动,检查着各种设备的摆放和线路的铺设。赵普杰注意到王清志的额头上布满了汗珠,尽管厂房里有几台临时放置的风扇在不停地转动。
他知道这位刚刚来到暹罗的SEA工程师为了能让工厂按时投产,已经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事实上,这家公司超过75%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自SEA,毕竟,暹罗过去还从来没有建立过这么大的现代化企业。
“对了,王工。”
赵普杰忽然想起一件事,说道:
“本地供应商送来了一批新的润滑油,我已经做了初步的测试,数据还不错,你要不要看看?”
王清志点了点头,说道:
“好啊,快拿来我看看。这润滑油关系到机械臂的正常运转,可不能马虎。”
其实,发展本地供应链,是海外投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可能什么东西都从海外进口,即使是现在无法生产的,将来伴随着需求的增加,也会一步步的转向本土化。
赵普杰快步走到一个角落,拿起一个装有润滑油样品的瓶子和一份测试报告走了回来。王清志接过瓶子,仔细地观察着润滑油的色泽和粘稠度,又翻看起测试报告。
“从数据上看确实不错,”
王清志满意地点点头,说道:
“不过我们还是要进行更严格的模拟运行测试,确保它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稳定发挥性能。”
就在这时,厂房外传来一阵喧闹声,原来是施工队正在搬运一批大型的生产设备。赵普杰和王清志走到窗边,看着那些巨大的设备被缓缓地吊进旁边的厂房。
“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了。”
王清志感慨地说:
“到时候,这些机械臂都会运转起来,整个工厂将充满活力。”
赵普杰深有同感地点点头,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厂投产后,一条条汽车生产线有序运转的繁忙景象。
上午九点整,当最后一台临时供电设备调试完成,厂房里的灯光变得更加明亮稳定。
王清志收起笔记本,看了看时间,然后对赵普杰说:
“下周一,我们一起去检查一下生产线的传送带,争取早日完成所有设备的调整工作。”
厂房外,施工的轰鸣声依旧不断,而在这栋已完工的厂房内,两国工程师的讨论声和偶尔响起的设备调试声,正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
或者说,在征示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