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蒙侯吕布 (第2/2页)
可陈王突然成为大将军,吕布心里很难受,总感觉天子辜负了他,就低声说:“陈王受拜大将军一事绝非天子本意,不过是权宜之计。待驱逐曹操,自会有变化。”
魏越点着头,他拿目前局势也没办法,作为流浪中原的军事集团,他们一直缺乏可靠的根据地。
想了想,就起身说:“兄长继续休息,我去巡夜。”
“等等,将宜禄喊来。”
吕布也无心睡眠,起身拿出地图,他有信心接管梁国,暂时控制梁国。
可下一步怎么办?
是进入陈国,与陈王联军对抗曹操,还是走汴水而上,去打陈留的曹军。
不需要歼灭多少曹军,只要他带万余人抵达陈留,就能让曹操首尾难相顾。
曹操回师来跟他对峙,那陈王就能轻易席卷颍川,陈宫、袁术也能分割汝南。
汝南是豫州最大的郡,又多山,陈宫、陈王联手也一口吞不下;这里又有太多袁氏的姻亲、故吏门生,这些人暂时服从于曹操。
现在抓住机会,自然会重新反叛,从属于袁术。
所以去打陈留,只会便宜陈王、陈宫与袁术;虽然曹操也很亏,用心经营近一年的汝颖二郡基地就这么没了。
失去汝颖二郡,汝颖士人受到震慑,难免离心。
被迫臣服的兖州各郡也会蠢蠢欲动……与其这样,还要什么豫州牧,当兖州牧不好么?
吕布眼珠子一转,立刻有了决断。
既然与陈宫分手,那就索性彻底分手,不纠缠豫州这点破事。
自己可以不要豫州牧,但张辽、魏越的颍川郡守、汝南郡守不能轻易放弃,怎么也要从陈王、陈宫、袁术那里敲点东西。
从他们这里换取粮食,他有信心打回陈留。
就算站不稳,也能突破陈留,前往河南尹东部,依托荥阳一带防守,融入朝廷,与北面的张杨隔河结盟,相互依存。
张杨不会看着他挨饿,肯定会接济他。
因此豫州牧、兖州牧都可以丢弃。
赵基这个黄口小儿遥控朝廷都能构建联合军围攻曹操、袁绍,那他也可以。
到时候远交近攻,奉天子以讨不臣,别说是袁曹,就是赵基也能随意拿捏!
吕布下定决心之际,秦谊快步走来,拱手长拜:“君侯。”
“辛苦宜禄去一趟河内,我有一些书信要送给张杨、杨彪、赵基与陛下。”
“喏!”
秦谊长拜应下,秦谊也是四郡内迁遗民之后,身高八尺有余,相貌堂堂,气质儒雅。
也曾被董卓器重,征辟入了相府。
因擅长交涉,所以充当吕布对外的使者。
常年在外奔波,使得秦谊身形略显清瘦。
示意秦谊坐在边上休息,吕布开始酝酿情绪,向各方写信。
不止是北面,陈王、陈宫、刘备、袁术这里他也都一并书写。
兖豫二州这些破地方,他是真的受够了。
这些人跟他耍心眼子也就罢了,就连赵基都摆了他一道,给他挖了个大坑。
现在回想起来,把轻易可以接管的豫州东四国分给了陈宫这伙兖州人,将曹操用心经营的汝颖二郡分给他,中间还隔着陈王,怎么看都没有什么好心思。
难怪陈宫要走,不仅是翅膀硬了,大概也是猜到了陈王的立场变化。
要知道,赵基开始是以陈宫为陈国相,虽然陈宫不可能管理陈国军政事务,可却有了与陈王直接对话的机会。
而现在的梁国相,就是原来的陈国相骆俊转迁。
现在去梁国抢的,实际上是陈王的外围兵。
这段时间梁国的赈济粮食,就来自陈国。
可不抢这批新兵,吕布拿什么去打曹操?
实在是太穷,只能穷的理直气壮去抢。
信写到一半,吕布又停下来……眉头紧皱,他还是舍不得陈宫手里这两三万新兵。
陈宫的想法就三个,一个是偷袭抢夺寿春,夺取袁术的储粮;第二是找曹操复仇,第三是救臧洪。
自己拒绝夺取寿春,这才是让陈宫失望的主要原因。
没有自己麾下的百战精锐,陈宫手里那些残兵败将与新兵,也拿不下寿春。
可现在已经失去了袭击寿春的机会,直接去打陈留,顺手救臧洪?
进退失据的吕布,在这种瞬息万变的时间里,当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陈宫书写一道措辞诚恳的致歉信,希望陈宫可以出兵助战,一起进攻兖州,去救臧洪。
反正豫州这里,就让陈王自己去打。
就算打不过曹操,也能拖住曹操的主力。
总不可能陈王与曹操相互协商,放任曹军主力退回陈留吧?
带着一点单纯美好的期望,吕布认真写信,期望与陈宫和好如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