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我有我的理由 (第2/2页)
好比现在还在江州到处转悠的史蒂夫、下个月据说要来剪彩工厂全面开业的港商,外加跟市里面打交道,都适合来这里用餐摆宴。
更别提其实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各种级别的考察、调研队伍。
等西山大厦、光电、计算机研发街区修建起来,怕是来自各部委的人物也会越来越多。
确实很需要这么个地儿。
而且对让卫东现在的体量,白养这么个空闲地方都问题不大。
就这么说定了。
花了二十万买房的让卫东甚至都没上楼去看看。
这就是个高端接待场所,而且按照他的脾性也一定是个只谈事跟美食的高雅地方,藏污纳垢的那些破事儿都别来。
再下山回到热闹繁华的市中心医院附近,那八十多平米的专家楼反而更得他喜欢。
就医院门口外的五层建筑,每层四户的布局,让卫东现在知道这叫赫鲁晓夫楼。
去掉一切装饰性的实用主义简约风格筒子楼。
江州房地产开发公司在江州各处建的全是这种风格。
他之前帮员工买的一百八十套,现在商州修的近两百套,甚至西山厂分给他那套房,也都是这种苏式高效建设模板产物。
强调先保证居者有其屋,尽可能压低成本提高效率,所以有点呆板和简陋。
也是这会儿福利分房的主力。
职工干部们能有得住就已经阿弥陀佛,更别提这还是比较罕见的八十平米“大户型”。
六万二的房价千值万值。
但里面的布局就一言难尽。
三楼没有客厅,进门就是巴掌大的饭厅加厨房,再往里是卫生间,然后才分两间卧室一间书房,面积尺寸倒是都蛮大。
让卫东主要拍拍墙够厚实隔音就行。
而且书房在中间把两边隔开也行。
池世明很熟悉:“我家在江州住的也是这种楼,所以老大你在动物园推动的电梯高层住宅,一定会成为新标准,现在HK需要改造很多五六十年代的老楼非常麻烦,我们可以一步到位!”
让卫东更踏实些:“成本贵很多啊,老耿他们修砖混结构的筒子楼,两百来块钱一平方,电梯高楼那就飙升到四百五甚至五百元了,得考虑到大家购买力。”
付了一千块定金的董雪晴哼哼:“那他们把这种楼卖我们七百五!”
让卫东得给小姨子普及地段常识:“之前给厂里职工代买那种三百多的房在江南区,距离上班有两公里,到区中心有两站路,这是在市中心医院隔壁,到兵站招待所走着去才几分钟,七百五……”
三四十年后,怕是七千五都不止。
当然他现在肯定都不会花心思在囤房这种致富路上。
跟心满意足的老婆和小姨子决定五一节抽空装饰完善下这里,还要请基建团那边的木工连给帮着打几件家具,节后再搬过来。
出来就在那家住院部大门对面的路边饭馆吃饭,两年前忐忑艰难的来江州起步。
现在老婆孩子、小姨子都有了,带着麾下吃这种几块钱就四菜一汤有荤有素的苍蝇馆子,居然都觉得无所谓。
只有炒菜的老板时不时的瞟眼让卫东,估计是觉得有点面熟。
让卫东甚至吃到花菜炒腊肉时,怀疑就是当初自己卖给他那几十斤。
切得跟灯片那么薄,都透明了!
笑着挟给老婆看,结果小姨子伸头一口叼了去,被姐姐姐夫一起骂:“像个长颈鹿!”
“你还有没有点女人家的模样!”
凤雏就拿油嘴去抹外甥女的脸颊,气得小女婴也对她哇哇叫。
段姐有点羡慕的看让卫东细心的抱着娃在大腿上,边吃饭边嚼碎喂点,免得抢口粮。
池世明就只专注思考。
董雪莹吃过饭心满意足的就决定回办公室谋划搬家准备,还想把池世明两人都留在自己这边,主打个给男人和妹妹制造相处机会。
这就是她搬家的主要目的。
结果刚到兵站招待所,就看见史蒂夫他们调用那部兰德酷路泽和三菱帕杰罗,都停在楼下。
花旗商人还颇有些哀怨,在这都等了好半天了,都不知道你去了哪。
让卫东才不顾对方是什么领袖级地位,也不管亿万身家:“我在洛杉矶也没打扰你啊,无论是商务考察还是旅游修行,来了就得自个儿张罗,我也忙得很,这几天感觉怎么样?”
真就是主打个平等互利互惠的主公级外交风格。
史蒂夫果然非同凡响,他居然已经搞清楚了江州在整个内地版图上方位:“我跟亚洲代理商、HK经销商了解了下,这种电子代工生产不应该是在沿海地区吗,为什么要来这个两千公里的内陆地区?”
让卫东没法给他解释因为这里有深厚的三线工厂,总不能耗资巨大又把厂搬到沿海吧。
“走,上车我带你去看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