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247章 曹操:刘备有的,孤不能没有

第247章 曹操:刘备有的,孤不能没有

第247章 曹操:刘备有的,孤不能没有 (第1/2页)

却说李翊自提河北万余兵马,不等刘备大军到来,便率先向巨鹿发动了突袭。
  
  时巨鹿守将乃曹仁也,因李翊打得突然,未及防备,将城外的树木巨石一一清理干净。
  
  被李翊临阵垒了配重式投石机,机如巨雷,石破天惊。
  
  自白日到夜晚,轮番轰炸城墙。
  
  晚间时城墙已经轰出一个巨大缺口,齐兵得以不用攀附云梯蚁附登城。
  
  自缺口处,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曹仁手执白刃,于巷间厮杀,斩杀数人。
  
  然李翊所择之万余士卒,皆乃百战之兵,悍勇无畏。
  
  守军原本就被这投石机震破了胆,待到要狭路相逢勇者胜时,更加难抵齐军的兵威。
  
  但见齐将张辽持戟先登,率百余刀队,结阵而进。
  
  刀光如雪,魏卒触刃即碎。
  
  行至巷口时,魏军又于顶楼处,以火油罐阻敌。
  
  烈焰腾空,不想齐军重甲兵竟踏火而行,铁靴烙地滋滋作响。
  
  曹仁披发浴血,手中白刃已崩出缺口,犹吼声如雷:
  
  “魏公必至,诸君死战!”
  
  然任凭曹仁如何鼓舞士气,都难抵挡得住杀急眼了的齐军。
  
  眼看齐军越来越多,涌进城内,曹仁仰天长叹:
  
  “……巨鹿失矣!”
  
  遂率亲骑十余,劈开西门尸堆,数骑走广平而去。
  
  入了城,李翊照例命人清点战场。
  
  得曹仁未及焚毁粮秣五万斛。
  
  又得金帅盔一顶,李翊将之赏赐给了先登有功的张辽。
  
  然后登上城楼,见暮色中曹仁败走烟尘,笑谓众将说道:
  
  “……曹仁既去,我无忧矣。”
  
  凭良心讲,
  
  曹仁算是整个曹营里,能力相当出众,且极为擅长防御的将领。
  
  要不然曹操也不会把极为重要的东线战场交给曹仁。
  
  李翊担心,等曹操做好准备,不断为东线的曹仁增添防守资源。
  
  到时候慢慢啃,将使齐军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不惜舍弃辎重,不等刘备大军,只带一万人,星夜奔袭巨鹿。
  
  打了个曹仁一个措手不及,让他来不及坚壁清野。
  
  这才使得配重式投石机得以再次亮相,大发神威。
  
  可饶是如此,依然遭到了曹仁率军的奋力抵抗。
  
  师长级别的高官,不惜亲自手执白刃来战场上拼杀。
  
  可见曹仁也知道巨鹿有多重要,丢了他,对曹操会有多大影响。
  
  巨鹿本就是平原地形为主,无险可守。
  
  加之它土地肥沃,是冀州重要的粮仓。
  
  当年袁绍,和历史上的曹操都是在这里征粮的。
  
  所以曹操瓜分冀州时,坚持索要巨鹿。
  
  而李翊之所以敢把巨鹿让给曹操,是因为他知道这个地方好打。
  
  今天给了你,明天我来个突袭,打你一个不备,它就又成了我的了。
  
  最终,李翊这支齐军死伤也高达三千七百余众。
  
  没办法,这就是攻城战,这就是绞肉战。
  
  再是英勇的士兵面对千军万马,飞来的无数刀剑,也难保不会有一失。
  
  当一支军队死伤比例来到了30%时,它就失去了战斗力。
  
  所以李翊也不着急继续进攻,他要先守住自己的胜利果实。
  
  于是各分兵一千,守住两个隘口。
  
  自己则率剩余大军,入城抚民,修补城墙。
  
  时曹操尚在魏郡整备军马,闻说曹仁兵败,丢了巨鹿。
  
  大惊失色,但还是先遣人安抚曹仁。
  
  一面又继续使人催督东郡、陈留、颍川、关中的兵马。
  
  他知道,现在齐国只是暂时拥有巨鹿。
  
  只要集齐兵马,他就能够一鼓作气,夺回巨鹿,甚至是将冀州剩余领土一并给收入囊中。
  
  曹操比起刘备,他最大的优势其实是空间换时间。
  
  由于主战场选在了河北,或者说就是冀州内部。
  
  那曹操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将魏国的兵力投入到战场中去。
  
  而刘备从淮南、徐州征调的人马,却得先从青州绕到冀州去。
  
  这期间耽误的时间,肯定是要比曹操更长的。
  
  曹操就是要趁刘备大军未到,用兵力优势打出战略优势来。
  
  “……诸卿勿躁,且敛兵固守。”
  
  “李翊兵寡,必不敢进,待吾大军云集——”
  
  “非惟收复巨鹿一城,冀州遗疆诸郡,亦当尽入吾彀中,作我魏土矣!”
  
  曹操安抚战败的将领。
  
  不安抚不行,现在是刘备是强势的一方。
  
  曹操首战不利,总得找个人背锅。
  
  但曹仁又是他的心腹大将,且此战的的确确是拼杀到了最后一刻,已经尽力了。
  
  曹操只能先安抚住东线兵团的心,然后拿出自己惯用的“画饼”战术。
  
  即大军到后,巨鹿便能够收回。
  
  “……子孝,汝是说,李翊此次突袭,用到了前破袁绍的投石机?”
  
  下来,曹操单独找到曹仁,询问战场细节。
  
  曹仁奔逃一夜,满面血污,都还未洗脸。
  
  便灰头土脸地回答曹操说道:
  
  “…………然也,昔官渡之役,袁氏筑土山,据高临下,矢射吾联军大营。”
  
  “彼时李翊造此巨砲,势若雷霆,一击而袁氏之山崩。”
  
  “袁军震骇,吾曹氏将士亦为之瞠目。”
  
  “及攻巨鹿,李翊复用此砲,犹官渡之故智。”
  
  “彼骤然发难,末将未及清野固守,致令贼众得造攻具。”
  
  “向无此破城利器,末将必能坚壁以待魏公之援!”
  
  曹仁咬着牙,恨恨的说道。
  
  似对此次战败,颇为不服。
  
  曹操则背着手,眉宇间一川不平。
  
  “……且去工坊看看。”
  
  曹操领着众人去了工坊。
  
  众工匠见了曹操,各自下拜。
  
  曹操示意免礼,然后呼来工坊的领事,问道:
  
  “孤记得三年前,孤便命汝等仿照齐国的投石机。”
  
  “公等研制的如何了?”
  
  当一项可以改变战场形势的新型武器出现时,引起其他国家、诸侯的效仿是必然趋势。
  
  早在征袁术时,刘军第一次拿出配重式投石机时,就已经引起了当时人的震惊。
  
  彼时,作为军事家的曹操便敏锐地察觉到它在战场上的优势。
  
  便拨了一笔款,成立了专门研制配重式投石机的工坊。
  
  但由于赶上官渡之战,民众、工坊内迁。
  
  兼之年年的战乱,人口流失。
  
  导致研究工作在前期进展得极为不顺利。
  
  如今政局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江湖巧匠们也总算得以安心仿造配重式投石机。
  
  “臣启魏公,仆等日夜仿制,未尝懈怠。”
  
  “然手中实缺实物可参,齐人所制砲车形制,仅凭士卒口耳相传。”
  
  “吾辈未尝亲睹其器,是故研制之事,迁延难进。”
  
  匠人唯恐曹操怪罪,率先先叠了一个甲。
  
  曹操面露不豫之色,他三年中,不惜砸重金,聘请天下得利的匠人好手。
  
  以此来仿造这配重式投石机。
  
  但由于齐国的保密技术做的太严了,兼之他们自己都用的很少。
  
  使得曹操三年时间都没能够仿制出来。
  
  “倘得一件参照之物,我等只需三月时间,便可造此砲车。”
  
  匠人们向曹操作出承诺,给他们样品,他们就能够仿制。
  
  不然,仅凭目击者口述,无异于盲人摸象。
  
  “……此事却难呐。”
  
  曹操也体谅匠人们的苦衷,因为要搞到一件真品并不容易。
  
  正如上面所说,齐国本身用的次数就少,曹操能夺取的机会不多。
  
  况且,这种威力巨大的投石机都是在什么环境下用的?
  
  那都是敌攻我守,别人要破我的城时才拿出来用的。
  
  说白了,人家是大顺风。
  
  我都已经龟缩到城下,被人家用投石机轰了。
  
  要能够去抢,还用得着缩在城里挨打吗?
  
  况且这种大型的投石机,用完都是直接拆毁。
  
  因为太大了,根本没办法长距离运输,更没办法存放于武库中去。
  
  除非曹操能够招诱到里面的技术工人,否则就只能是自家研究。
  
  “.既如此,可使奉孝先遣细作,阴诱齐匠来投。”
  
  “至于卿等……”
  
  曹操话锋一转,又将目光落在了众匠人身上。
  
  “且将现制之器呈上,此物用于大都守备,犹可为用。”
  
  投石机不单单可用于攻城,也能用于守城。
  
  甚至守城的杀伤力,比攻城的杀伤力要更强。
  
  毕竟攻城部队是直接裸露于野的。
  
  但能设置投石机的城池,都是些大型的坚城。
  
  小城不需要,也安排不了。
  
  坚城本来就易守难攻,一条护城河就能拦死一片敌军。
  
  更别说城门破后,还有瓮城。
  
  城墙过后,还有内城。
  
  东亚军事卷房,绝对不是乱吹的。
  
  眼下战事将起,曹操也顾不上去抄作业了。
  
  只让匠人们把现有的成果拿出来,安置在像邺城、邯郸这样的重镇之上。
  
  “……魏公。”
  
  领事的匠人向曹操谏言:
  
  “今制砲车之力,犹未及齐人之器。”
  
  “临阵之时,慎勿与之对轰也。”
  
  曹操颔首,接受了匠人的免责声明。
  
  眼下大战将起,还不是能用的资源都用上。
  
  但考察完工坊之后,曹操又亲自去了一趟校场,要检阅骑兵部队。
  
  建安初年,曹操以「天下骁锐」选练亲军,使曹仁之弟曹纯统之。
  
  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虎豹骑。
  
  这支号称是三国第一骑兵的部队,是曹操花重金打造的。
  
  首先挑人选拔方面,
  
  便是选用的百人将,非寻常士卒可入。
  
  他们装备精良,战斗力强大。
  
  不单单是魏国的王牌精锐,更是曹操的亲卫。
  
  靠着击溃袁绍,占领河北,得到了大量的财富战马的曹操。
  
  亦是花重金,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虎豹骑部队。
  
  而是促使曹操下定决心,咬牙组建这支精骑的原因。
  
  还是官渡之战时,见识到了刘营骑兵的威力。
  
  彼时的刘备,从公孙瓒那里继承到了五千幽州铁骑。
  
  而这些铁骑,无一例外,都配备了双马镫与高桥马鞍。
  
  这两样东西的出现,使得骑兵在马上的平衡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战斗力暴涨。
  
  曹操当然不能放过这偷学技术的机会。
  
  当然了,比起配重式投石机的复杂技术。
  
  这双马镫与高桥马鞍就没什么技术可言,更无保密性可用。
  
  最多就是在第一次亮相时,惊艳全场。
  
  后续莫说亲眼见过,哪怕只是听过,都不难造出双马镫与高桥马鞍。
  
  毕竟这个时代本来就有马镫和马鞍。
  
  尤其是历史上的虎豹骑,很有可能就已经用上了双马镫和高桥马鞍。
  
  这也是其战斗力强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就是,曹魏的虎豹骑,就是早期重骑兵的雏形。
  
  所以当刘营使用双马镫与高桥马鞍时,与其说是被曹操偷学了,不如说是提前几年被他使用了。
  
  曹纯知曹操要来检阅虎豹骑的训练成果,乃请曹操登台。
  
  是日,
  
  霜风凛冽,旌旗蔽空。
  
  台下千骑肃列,铠曜寒日。
  
  马喷白气,寂然无哗。
  
  三通鼓响过后,虎豹骑纵马直出。
  
  冲击木垒,槊出如雷。
  
  瞬息间,樯橹尽摧。
  
  复有驰射草人靶,箭去似蝗,百步贯札穿杨。
  
  然后骑兵分成两队交锋,刀槊铿锵,火星迸溅。
  
  观者皆股栗,赞叹不已。
  
  曹操大喜,掷杯于地,又厉声下令道:
  
  “夺旗!”
  
  话甫方落,尘烟骤起。
  
  两边骑兵已挟旗而返,马汗如浆,人息未乱。
  
  曹操观之大悦,顾谓诸将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