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汉时儒 (第2/2页)
直到,
江都因为夏日暴雨,江水漫灌,影响重大时,
他们亲眼看到——
董仲舒穿着隆重的服饰,摆出重大的排场,出门、开坛、下跪,开始祷告上苍。
荀况当时就惊讶的说,“这比阴阳家还离谱,比墨家还崇鬼!”
孟轲更是忍耐不住,出面与之辩论起来。
然后,
两位儒门先圣便察觉到了董仲舒这个人的复杂——
他讲究儒家的礼法,传袭公羊派的学说,
却也重视阴阳家的五行推演,
还额外强调“上天”的重要。
一时之间,
孟荀二人,都有些分不清董仲舒究竟是什么流派。
虽然他们作为死鬼,
是明确知道鬼神存在的,
但儒家向来“敬鬼神而远之”,到了荀子这里,更是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说法。
由此可见,
儒家先贤们并不糊涂,也从不因为生活的舒适而松懈:
鬼神的确掌握着强大的力量,
但若是只知道依赖鬼神,
那人生于天地之间,又有什么用呢?
难道要像身毒那边的蛮夷一样,忽视现世的一切,不记历史不尊祖先,只知道埋头念经吗?
孟子和荀子,
甚至其他百家先贤,
更想看到“人”的力量,看到“人”的智慧,而不是畏畏缩缩的退居角落,祈求神明的帮助。
为此,
孟荀两位先人,表示自己一定要纠正一下董仲舒某些错误的观点!
这段时间,
他们便停留在江都,同董仲舒论道争辩。
但夏秋之间,一季而已,
这么短暂的时间,
并不能让已然成名多年,理论自成一派的后者做出鲜明改变。
于是气鼓鼓的两个死鬼就跑过来找何博,发泄内心苦闷了。
何博听了他们的来意,就哈哈笑着说,“董仲舒这么做,也是想制约强大的君权嘛!”
自打“王”变成“皇帝”,
这权力可不能同日而语了。
孟轲脸色一摆,显然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他只是哼了一声,转身向屋内走去。
“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谈什么制约呢?”
何博便不再劝慰这两个老头,招呼卫青去多拿两份碗筷,好迎接长者。
“他们是很有学问的人,你可以向他们学习。”
卫青听了,便乖顺的向两位突然到来的老者躬身行礼。
两个老鬼打量了他一眼——
在被鬼神包养后,
卫青的气色已经变得好多了,
他的身体也慢慢健壮起来,看上去有了几分少年英气。
而且卫青没有这般年纪惯有的轻佻活跃,行事十分稳重。
观其目光,清澈透亮,又带有些许坚毅。
两个老鬼很是欣赏他。
“这是一个可以成才的人。”
当年名满天下的儒家先圣纷纷说道,“但你自己为什么不教导他呢?”
鬼神坐拥许多死鬼,看惯天下,怎么可能没有智慧,无法教导别人呢?
何博就说,“我懒嘛!”
“而且读书是需要精力的,不把身体养好,怎么能读好书呢?”
当今之时,
可不流行病怏怏的书生!
哪个读书人不佩剑,不会打架,不敢杀人啊!
“反正你们在南边被气得不轻,还不如来指点个好苗子,舒缓心情。”
孟荀二人觉得有理,便点头应下了这件事。
只是,
他们并没有教导卫青很久,就又找到何博说,“这孩子虽然有学习道德的天赋,但更多的是军事。”
“这是我们没办法教导的。”
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何博听他们这样说,也跟着惊讶起来——
军事耶,
所以卫青真的是“卫青”吗?
于是,
他对孟轲荀况摆出一张极为严肃的面孔,就像面对老师责怪,表示自己绝对会狠狠教训孩子的家长一样:
“我懂了!”
“我会好好教导他的!”
“他肯定能成为惊世人才!”
而当鬼神立下这样的宏愿时,
阴间,
一堆名将忽然打了个喷嚏。
“总觉得有些麻烦要来了。”
“你有什么头绪吗?”
他们对自己身边的同伴说道。
同伴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一点感觉也没有。
他还打趣说,“可能是有人在你坟头撒尿搞破坏了吧。”
不然的话,
什么东西能让死鬼心生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