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汉时儒 (第1/2页)
“你刚刚的话……”
“是骗人的!”
“那你的身份……”
“是胡诌的!”
“可你的衣服……”
“是我偷的!”
卫青走在何博旁边,忍不住询问起来。
何博有问必答,神情非常坦诚。
卫青看他这样,就懒得再多问了。
他只是说,“那我们等会去哪里呢?”
“去找个房子住啊!”
何博自己可以随地乱润,但卫青却是不行。
这个小子还得慢慢长呢!
于是,
何博带着人去了隔壁的小城,购置了一套小院落。
之后的日子,
他还会带着卫青回到汾水岸边,跟放羊的小孩们玩耍。
直到秋天到来,
河岸没有了青草,孩子们也被父母拎到田里帮忙收粮食,何博才遗憾的停止了这段快乐时光。
卫青在院子里安静的打扫,打算等会烧火做饭。
他是一个很本分的人,
知道自己虽然吃住都依赖于他人,却不能因为对方的宽仁,而将之视为理所应当。
所以他要做点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激。
何博没有阻止他。
因此,
当鬼神穿着单薄宽松的衣服,躺在院子的凉席上里,感受秋日风光的时候,
卫青在劈柴。
当鬼神打个哈欠,抓了抓被草席刺挠到的大腿,翻个身预备睡觉时,
卫青在打水。
当鬼神出门溜达一圈,揣着不知道从哪里捡回来的狗崽,一身偷味的回来、转身关门时,
卫青在做饭。
而当他端着饭菜,打算请先生享用时,
大门被人拍响了。
咚咚咚的,
力道很大,
卫青可以感觉到:
敲门的人怀抱着无边的怨气和怒意,正企图寻找一个发泄的缺口。
他用眼神询问何博,“是被偷狗的人家找上来了?”
何博很严肃的用眼神回道:“才没有,这狗崽是我捡到的!”
然后,
拍门之人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开门呐!”
“我们知道你在这里!”
何博听了,知道了来者身份,就把门打开,让喊话的两个老头子进来。
“唏!”
“你们两个不去江都找董仲舒吵架,砸我的门干什么!”
他指着气呼呼进来的孟轲跟荀况说道。
孟轲抖动着自己的眉毛,胡子生气的翘起来。
“你不要提那个无知愚钝的家伙!”
“他简直不可理喻!”
说完,
他负手而立,孤绝高傲的站在院子里。
荀况也不满的说,“若我俩能有年轻时的力气,董仲舒这等后辈,早已被我二人手刃当场了!”
董仲舒,
是当世有名的大儒,曾在长安担任博士。
而当皇帝决心捧起自己的小猪宝时,因为担忧其他年长的,已经就藩的儿子反对,所以安排了许多人出去,担任对方封国的国相。
而江都王刘非这个人,性格很是直白粗暴,喜好气力,封国又在繁华的东南。
皇帝由此担心他为了争储而叛乱,便给他安排了董仲舒,希望这位大儒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感化自己这个粗暴无礼的儿子。
董仲舒接受了这个任务,不仅成功劝阻了刘非,还将江都国治理的很是稳定。
阴间的孟子荀子听说了这件事,便高兴的拍着手说,“好啊!”
“儒家出现了新的人物,很快就要兴盛起来,取代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了!”
这群学者在阴间闲着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凑在一起进行辩论、进而争吵、最后群殴,并且会将这些流程延续到阴间的牢房里——
虽然孟、荀、商等死鬼,
都是鬼神认识的朋友。
但阴间律法向来铁面无私,不会因私而坏公。
所以当他们聚众斗殴打坏东西,造成较大影响的时候,该蹲还是要蹲的。
只是会允许其弟子、友人过去探望送饭罢了。
庄周就很喜欢去探监,
他时常潇洒的站在牢房之外,记录门内诸子的情况,并自动忽视对方充满杀气的目光。
不过即便如此,
诸子的纷争仍旧没有停歇。
他们还在为了阳世的发展和未来而吵架。
孟轲和荀况联手舌战百家,直言“天下承平,繁华日盛,当以有为代无为,正风气、兴道德、壮国家、强社稷!”
“若再垂拱无为,天下何以一心?主枝难分,国家又要动荡!”
而这样的言论,
和阳世大儒董仲舒的正好相符。
所以当蹲完牢房出来后,
孟子和荀子就很高兴的来到阳世,打算勉励一下董仲舒这个后辈,让他再接再厉,创造儒门的新辉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