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民国:关东参王 > 第六十七章 吉安铁路通车

第六十七章 吉安铁路通车

第六十七章 吉安铁路通车 (第2/2页)

再者,徐世昌他们是打着查办事件的旗号来巡察,也不可能一直让曲绍扬陪着,那他们还怎么发现问题?
  
  所以几天之后,曲绍扬借口政务繁忙,另外安排人陪同。
  
  那二人也顺水推舟,干脆拒绝了本地官员的陪同,单独行事。
  
  就这样,载振一行人在东北各地辗转两个多月,跋涉数千里,深入了解后,这才返回京城。
  
  随后,徐世昌上了一本折子,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分析了东三省目前的处境,提出了具体的治理方案。
  
  当然,徐世昌也少不得在折子里,夸吉林将军几句,赞其治理有方,吉省各地治安有序、民生安稳、工商业发达等等。
  
  没过多久,朝廷的嘉奖就到了,封曲绍扬为振威将军。
  
  同时,因病在家休养的张锡銮,也借机起复,调任直隶提督。
  
  得知消息后,曲绍扬立刻命人预备一份贺礼,送去凤凰城。
  
  转眼进了冬月,吉安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大量的黄豆、粮食、药材、木材、煤炭等物资,通过铁路,运往安东等地。
  
  各国的先进机械、商品等,也在安东港装上火车,运送到铁路沿线各大城市。
  
  借此,安东也一跃成为继营口和大连后,东北又一处繁华的开放性港口城市。
  
  腊月初一,清廷宣布,长春、吉林、哈尔滨、齐齐哈尔、满洲里,开为商埠。
  
  紧接着,倭国工兵大佐太田,率倭军进入吉林城,强索居住地和商埠地。
  
  企图将大东门以东至莲花泡十余里之地据为租借地,并驱赶当地住户。
  
  当地住户与倭军发生冲突,随即吉林城驻军在曲绍扬的授意下赶到,驱逐了倭军,安抚百姓。
  
  之后,曲绍扬与倭国代表进行交涉,按照规定划一块地作为倭人居住地和商埠地。
  
  但是,所占民房,需要按价赔偿。
  
  倭方自然不肯,双方僵持不下,曲绍扬直接传令调兵。
  
  倭国代表见此情形,不得已低头退让,与吉省签订了开埠条约,划定居住地与商埠地。
  
  倭国在吉林城设立奉天领事馆吉林出张所。
  
  根据清廷决定,在原来的吉林商务会议公所基础上,建立吉林商务总会。
  
  该会宗旨,联络同业、启发智识、以开通商智。
  
  调查商业、研究商学、备商部咨询、会众讨论,以发达商业。
  
  维持公益、改正行规、调息纷难、代诉冤抑、以协和商情。
  
  商务总会由候补知府朱瀚成为总理事,原吉林城商会会长赵秉璋、著名满族士绅松毓为副理事。
  
  同时,吉省成立矿政局,在海龙、通化等地设立分局,负责调查本境矿产资源。
  
  商民报领矿区,分局委员必须亲自前往勘验,并转报总局。
  
  由此,增加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与管理。
  
  腊月十二晚间,婉瑜突然发动,折腾半宿,生下一个女孩。
  
  张天志一行人本来是奉命勘测长白山与图们江,九月里勘界任务完成,一行人离开吉林城,返回天津。
  
  婉瑜身怀有孕,不宜长途跋涉,所以林若兰跟天志商议,暂时让婉瑜留在吉林。
  
  等年后春暖花开时,正好天志那头也安置妥当,再来接了婉瑜过去。
  
  因此,婉瑜生产之时,天志并不在身边。
  
  好在生产过程十分顺利,小女娃重五斤九两,非常健康。
  
  婉瑜顺利产女,刘东山夫妻升级为外公外婆,可把俩人乐坏了,高兴的抱着小娃,稀罕的不肯撒手。
  
  转过天一大早,刘东山就去电报局,给身在天津的天志发了电报,告诉他婉瑜生产的好消息。
  
  同时,刘东山也通知了亲戚朋友,大家伙儿得知消息,也都替天志和婉瑜高兴。
  
  腊月十六,曲江、曲福二人,领着不少随从护卫,押送大批金银来到吉林城。
  
  如今吉安铁路通车了,他们从通化坐火车,一天多时间,就可以到吉林城,比以前可方便太多了。
  
  今年曲家各处的生意都不错,进项不少,哥俩给曲绍扬送过来了一百多万两银子。
  
  曲绍扬这边办工厂什么的,正是缺银子的时候,这些钱绝对是及时雨,解决了不少问题。
  
  临江那头一切正常,曲老抠儿夫妻如今啥也不管,开春从吉林城回了临江,每天就是帮忙哄着孙子孙女。
  
  曲福媳妇翡翠,嫁给曲福后,给曲福生了一男一女俩孩子。
  
  曲江媳妇今年夏天,又生了个小子。
  
  如今曲江有四儿一女,曲福三儿一女,曲家晚辈总共二十多个孩子,算得上是人丁兴旺了。
  
  曲江、曲福哥俩在吉林城住了几天,正好孩子们也放假了,索性接了孩子们回去过年。
  
  反正现在有火车了,来回都方便,年后再坐车回来就行。
  
  “对了,三哥,临江修铁路的事情,筹备的如何了?”
  
  临走之前,曲绍扬忽然想起来这件事,就随口问了句。
  
  “估计是够呛,咱那点儿地方,上哪儿筹措一百多万两银子去?
  
  我听说知县大人去找了通化知县,商议共同修铁路的事儿,没成。”曲江摇摇头。
  
  临江本身也不是个多大的地方,设治还晚,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修铁路的事儿,估计一时半会儿的没戏。
  
  “嗯,那就回头再说吧,眼下也确实顾不上那边。”
  
  曲绍扬倒是有心给临江那边修铁路,可眼下他手里也没那么多银子,全都投到各处工厂、矿山去了。
  
  怎么也得再过几年,那些厂矿企业都盈利了,曲绍扬再想想办法,投一部分钱,再贷一部分款,才能把临江到通化的铁路修上。
  
  虽然小铁道成本低,但是运力太差,长久来看,修小铁道不划算。
  
  哥仨唠了几句,曲绍扬又叮嘱孩子们,回去过年也别耽误了功课,这才让人送他们去车站。
  
  陈秀芸依旧如同往年那样,给家里头准备了不少过年的东西,让曲江他们带回去。
  
  如今有火车,也方便了,直接办理托运手续,等着到了通化,再找车运回临江就行。
  
  送走了曲江曲福,正好陈家兄弟的年礼也到了,同样是通过火车运输,真的是方便太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