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二十一章 叙饮故里会白马

第二十一章 叙饮故里会白马

第二十一章 叙饮故里会白马 (第2/2页)

顾盼了下堂中陪坐诸老,望了望堂外庭院上的参宴众人,看到大家这时,都在倾听他与王大郎的对话,就提高了语音,话锋一转,声朗气清地说道,“然而,卫南乃我桑梓之地,养育深恩岂敢忘之?这样吧!便颁特旨:凡我县中,年高行劭者,授朝散大夫;年逾花甲者,悉授建节尉,以彰我乡土之情,示敬老尊贤之意。另,卫南一县,自即日起,永蠲赋役!”
  
  这道特旨一下,满堂先是一寂,旋即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与泣谢。
  
  “汉王仁德!”
  
  “谢大王厚恩!”
  
  声浪几欲掀翻屋宇。众人激动难抑,伏地叩首。
  
  李善道泰然受礼,笑意温煦。
  
  效法汉高还沛、泽被乡里之故事,於他,既属情之所至,亦是收拢人心之策。
  
  ……
  
  在卫南盘桓两日后,李善道启程,西去白马。车驾继行,县中父老、百姓夹道相送,献上果蔬酒食,以表感恩之情不提。只说行程一日,次日上午,抵至东郡郡治白马县外。
  
  此地扼黄河津要,水陆通衢,复系东郡郡治,成垣巍峨,非卫南小县可比。
  
  县界处,旌旗猎猎,甲胄生辉。
  
  薛世雄、李善仁、陈敬儿、侯友怀、郑元璹等,天没亮就恭候道旁了。——李善道到东郡后,专门给薛世雄等人有令,叫他们不必兴师动众,到卫南迎拜。他们之侧,还有几个新面孔随从迎驾,却是周文举、綦公顺、刘兰成、李公逸及其弟李善行等人。
  
  此际,见得李善道的车驾行到,薛世雄带头,众人急忙趣前晋见。
  
  “臣等恭迎大王!”以薛世雄为首,众人唱喏行礼。
  
  李善道下车虚扶,笑道:“诸卿、将军免礼。”目光在周文举、綦公顺、刘兰成、李公逸、李善行等人面上逐一掠过,露出诚挚而不失亲热的笑容,问薛世雄,“此诸公便是綦公等吧?”
  
  薛世雄一一为李善道介绍。
  
  周文举等人皆姿态恭谨。
  
  李公逸、李善行兄弟较之綦公顺、刘兰成,更显拘束审慎。
  
  李善道先至周文举面前,笑道:“周将军,尚记得两三年前,你我在韦城曾有见过么?将军聚众,当此战乱,保境安民,实乃贵乡屏障。我是早就想与将军再会,苦无机会。”
  
  周文举身材魁梧,面色黝黑,他受宠若惊,忙再躬身行礼,应道:“大王过誉!臣文举岂敢当此。臣文举实是早思拜谒大王,大河相隔,不得身至。大王不罪,已臣之万幸!”
  
  李善道笑着拍了拍他臂膀,转向綦公顺与刘兰成,上下打量,见綦公顺也身形雄健,刘兰成约莫四十许,面白微须,一袭干净儒衫,气宇轩昂,赞道:“久闻綦公骁勇、刘公多谋,盛名之下无虚士。北海能在此乱世中存一方净土,二公功莫大焉!”
  
  綦公顺赶忙说道:“大王谬赞,臣公顺汗颜。北海粗安,多兰成运筹之功,臣实无功。”
  
  刘兰成行礼说道:“臣兰成微劳,不足挂齿。大王威德广布,今得附骥尾,实臣等之福。”
  
  李善道颔首,也拍了拍他俩的臂膀,最后目光灼灼地看向了李公逸兄弟,笑意深长:“李公,你我此前没有见过面,但公之大名,我仰之已久!这位是公弟么?甚有英锐之气。”
  
  李公逸不敢迎视李善道,恭恭敬敬地行礼说道:“贱名何足污大王清听!大王威德,如雷贯耳,公逸与贱弟善行,虽僻居乡野,亦久怀仰慕之心。今蒙大王召见,亲聆训示,三生之幸。”
  
  李善行也是不敢迎对李善道的视线,低着头,跟着他哥哥一块,紧随行礼。
  
  “好!甚好!”李善道再次看了一圈诸人,笑道,“今日得诸公相会白马,我心甚喜!劳公等久候,辛苦公等,我心又颇不安。道边非久话之所公等且随我入城,再作细谈!”
  
  ……
  
  入进城中,到了郡府,登上大堂。
  
  众人分君臣落座。
  
  薛世雄令奉上汤水,李善道略作饮啜,举目视下,见众人尽管都是恭谨之状,察其眼底,却是神色各异,便温声笑道:“周公、綦公、李公,公等悉我山东豪杰,此次请公等在白马相会,我并无别意。宇文化及犯我境内,为我大败,其余部窜逃魏郡,我已调精兵进剿,不日即可平定。只是我河北虽已渐安,山东却仍动荡,故召请公等相聚,所为者,共商山东安靖之策也。望公等不吝赐教。我愿与公等齐心协力,出民水火,扶危济困,共谋还天下以安。”
  
  周文举等人闻言,互相看了一看。
  
  綦公顺当先出声,说道:“大王仁德,心系万民,臣等感佩。臣愚见,山东之乱,起於昏君暴虐,民不聊生。至於当今昏君虽殁,而乱局未息,则盖因群蛇无首,各怀私欲,争斗不休。故欲安山东,臣以为,首在拥戴德高望重之主,统摄群豪,息止纷争,如此,山东不战可定。观当世英雄,堪为主者,唯大王一人!”
  
  拜倒在地,表达忠心,说道,“臣敢进言,大王英明神武,又已大败宇文化及,将得传国玉玺,正是天命所归。若大王登高一呼,山东士民必望风归附。臣愿竭尽全力,为大王效死!”
  
  这番话,是刘兰成教他的,此际道出,却是合景。
  
  李善道听了,微露赞许之色,但没有接他“大王登高一呼”的话头,而是亲切笑问:“綦公、刘公,北海濒海,渔盐之利颇丰,然近年战事不断,不知百姓生计若何?”
  
  关乎民事,刘兰成代答进禀,说道:“禀大王,鄙郡因临海,海寇时来侵扰,虽难久踞,然滋扰颇甚。幸赖綦公调度有方,海防渐固,抚辑流亡,开仓赈济,百姓稍得喘息。。”
  
  顿了下,他偷觑李善道神色,就綦公顺方才所言,做了个补充,说道,“大王,适才綦公言,山东今之所以仍乱,是因缺一德高望重之主,大王若登高一呼,山东自定。此言诚是!然臣愚见,山东至今未靖,却实是还别有一个缘故,便是李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