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九十三章 欠了一屁股债的大明……杨荣的招!

第二百九十三章 欠了一屁股债的大明……杨荣的招!

第二百九十三章 欠了一屁股债的大明……杨荣的招! (第2/2页)

对三法司的调整,《大明日报》作了详细的报道。
  
  可对于税务司在朱高煦离职后,由何人负责,《大明日报》却始终没有提及。
  
  此际才知竟然就是眼前之人。
  
  这可是朝中炙手可热的位置,更别说他还帮着起草文书了。
  
  老朱笑道:“年纪轻轻,就如此受重用,不错,不错!来人,赐坐!”
  
  至于他是因何事被惩罚,夺了品级,却没有急着问。
  
  既然还让他主事,那想来便不是什么大事。
  
  吉垣连忙过去,拉着一条小凳子放到杨荣身后,低声道:“杨大人,请坐。”
  
  杨荣弯腰细语道:“有劳公公了。”
  
  转而又拜道:“谢陛下!”
  
  他缓缓欠身坐下,却只是屁股稍稍在坐椅上沾了一点点,身体仍微微前倾,以示恭敬。
  
  若说杨荣现在毫不紧张,那肯定是假的。
  
  此前,杨士奇和姚广孝都先后蒙陛下召见。
  
  关于他们两人的事迹,杨荣亦有所耳闻。
  
  当然,对于两人在陛下面前,借机铲除吕氏的事,他亦是不清楚的。
  
  那是绝密。
  
  除了杨士奇和姚广孝之外,也只有朱允熥才知晓,再无其他人知情,也永远不可能告诉其他任何人。
  
  杨荣知道的,仅是两人皆在君前应对自如,为陛下所欣赏。
  
  今日,终于轮到他了。
  
  同样作为被朱允熥提拨重用之人,杨荣早就在等着这一天。
  
  仅凭他主管税务司这一职务,陛下就一定会召见他。
  
  更别说,他还还兼着朱允熥的文秘工作,这个职位亦是至关重要,陛下肯定会见一见。
  
  杨荣心中亦有傲气。
  
  杨士奇和姚广孝能在面圣时,为天子所赞赏,提拔重用,他也可以。
  
  更何况,他还在太孙殿下身边许久,对陛下的性情了解,也比当初杨士奇更深。
  
  只不过,杨荣千算万算,也没有算到,最终自己与陛下见面,竟然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陛下正因朱孙的事震怒。
  
  而那个扮演朱孙的人……虽然不是他,所写信件却是由他代笔。
  
  眼下的情况,表面上看起来,杨荣挥洒自若,谈笑生风。
  
  实际上,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
  
  戏耍了陛下,一旦被他得知……朱允熥身为皇孙,又是储君,无非是被陛下大骂一顿,责罚一通。
  
  可他这个代笔人……尤其是知晓陛下那么多私事,看了那么多陛下真情吐露的信,他脖子上的脑袋,还能保得住吗?
  
  想到这些,杨荣又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只不过,表面上,他仍然强行保持着镇静自若。
  
  与老朱侃侃而谈,等待着坦白的最佳时机,以化解自身的危机。
  
  朱允熥婚事这张牌,已然打出去了。
  
  但皇帝陛下似乎并不其所动。
  
  也对。
  
  陛下固然关心储君的婚事,可那毕竟不是急事,不必急在一时。
  
  若是将朱孙的身份直接爆出来,陛下会气到何种程度,犹未可知。
  
  如今之计,恐怕也只有用另一件紧急又重要的事,来牵住陛下的注意力。
  
  使陛下在朱孙身份被揭开之后,既顾不上找他杨荣算账,也不会赌气离开,而是忙着去解决问题。
  
  杨荣脑海内念头飞转,已然拿定了主意。
  
  恰在此时,老朱开口问道:“咱听说税务司成立后,收税不少,你和咱说说具体的数目?”
  
  这几日,老朱在制造局参观,也算是长了不少见识。
  
  但制造局的生产水平再高,投资建设的资金,却绝不是一笔小数目。
  
  更别说还有修路的钱,各地建水库的钱,修河堤的钱,建粮仓的钱……
  
  眼下整个大明,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工地,到处都在大搞建设。
  
  这么多工程,需要多少银子的开支啊?
  
  而且,朱允熥还下令由朝廷承担服徭役民工的食宿开支。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工匠,更是朝廷掏钱雇佣的,工钱给得还挺高的。
  
  正因为如此,才在进行如此之多的建设的情况下,并没有造成民间民怨沸腾,反而是一片喝好之声。
  
  以往历朝历代,朝廷似这般动用民力,恐怕不知道老百姓要将朝廷骂成什么样子了。
  
  弄不好都要揭竿而起!
  
  秦朝修万里长城,隋朝修大运河,都是现成的例子。
  
  便是之前的元朝,其灭亡亦是因修黄河大堤而起。
  
  朱允熥如今所搞的各项建设,规模之庞大,较之隋炀帝修大运河的工程,大了十倍都不止。
  
  如今到了冬闲时分,全国几乎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了这场大建设之中。
  
  老朱也很是好奇,税务司到底收了多少银子,能支撑得起大明朝廷搞这般大的建设。
  
  更别说制造局这样的单位,其初期建设投入,也是一笔天文数字。
  
  之前虽然知晓税务司收了多少税,但今日肯定已然有了不小的变化。
  
  要不然,那些搞建设的钱,都是从哪里来的?
  
  只不过,没有听到具体答案,多少仍有些不放心。
  
  杨荣正愁找不到机会切入呢,听到老朱发话,忙道:“启奏陛下,税务司所收之税,较之从前,有了不小的提升,如今算下来,全国各地,每日共可收税银高达近十万两。”
  
  “以此而推算,一年可收税银约三千余万两,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长。”
  
  老朱的眸子骤然微微闪了闪。
  
  才这点收入吗?
  
  三千多万两当然很多,但他粗略估算过大明朝廷的开支,可远不止增加这个数。
  
  不待老朱询问,杨荣已抢先开口,道:“今年朝廷按太孙殿下的布置,开展各项工程建设。”
  
  “截止目前,已下拨各项建设资金,总计五万万两白银。”
  
  “这笔钱,税务司本来是无论如何都拿不出来的,国库也拿不出来。”
  
  他的话音未落,老朱忙问道:“那兴建工程的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杨荣微微一笑,道:“这五万万两银子,都是从大明银行借来的,每年光是利息,便需要支付约两千余万两。”
  
  “什么?”老朱只觉得一阵阵头晕目眩。
  
  原以为朱允熥解决了大明的财政问题呢,万万也没想到,竟然欠了一屁股债。
  
  “陛下!”杨荣不失时机的递上了一句:“此事都是朱孙的主意,微臣对此非常不安,但其中具体的缘由,恐怕陛下还要去问他才知晓。”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