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请帖 (第2/2页)
虽说早就知晓首富身家数千亿,财富滔天,能量惊人,但那些终究是纸面数字,并未留下太真切的感觉。
直到几日前,网上对宋家资产进行大盘点,万亿家财,着实骇人。
舆情汹涌之际,官媒纷纷下场为首富站台,那份震撼才真正深入人心。
刘师师笑靥如花,从随身手袋里取出一只衬着吉祥红绒礼盒,郑重递出:“k姐,诚邀你来参加我的婚礼。”
蔡一农一怔,随即双手接过轻飘飘的礼盒。
打开的瞬间,檀香幽幽,一张进口象牙白绢纹纸请帖映入眼帘--封面压印鎏金云纹,精致中透着贵气,上书:
“谨启天地·共证鸳盟
宋府刘宅联姻请柬”,
中央是篆书“鸾凤和鸣”四字。
蔡一农缓缓翻开内页,只见正文写道:
“谨定于公历二零一三年元月一日(星期二)
农历壬辰年十一月二十日
午时十一时零八分
于北平钓鱼台国宾馆·芳菲苑
为
宋氏长子宋公讳词先生
刘府千金刘氏师师小姐
举行结婚典礼
恭请台驾莅临观礼”
蔡一农暗自感慨,宋家不愧是顶级豪门,竟能在接待外宾的钓鱼台国宾馆举办婚礼,这仪式排场堪比古代世家大族。
目光移至副页,上面写着:
“主婚人:宋公讳章先生偕夫人
证婚人:特邀院士尊长
婚礼执事:国宾馆礼宾司
佳期既近敬备薄酒
垂询专线:010-XXXXXXXX(礼宾秘书处)”
合上请帖,蔡一农温声送上祝福:“师师,恭喜。祝你和宋董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刘师师浅笑颔首,又从手袋里拿出两份请帖递,分别递给李国利与胡鸽。
李国利受宠若惊,接请帖的手微微发颤。
“我这个伴郎居然也有请帖?”胡鸽轻笑打趣,同样是双手接过请帖。
“礼不可废。”
送完三份请帖,刘师师忽然问道:“k姐,老袁最近在忙什么?”
她和宋词的婚礼,整个唐人影视,除了眼前这三人,还打算邀请袁红。
虽说近两年因为身份差异,两人关系有些疏远不如以前,但终究是相识多年的老友。
“他在拍电视剧《巾帼大将军》,人在剧组呢。”
“这部剧是在横店拍吗?”
胡鸽插话:“不在,在敦煌。”
刘师师闻言,顿时犯了难。原本想着袁红若是离东海不远,她便亲自跑一趟送请帖,可对方远在敦煌,她实在抽不出时间去大漠。
丈夫正忙着筹备大首长视察要事,根本无暇脱身,许多贵客的请帖都得她代表丈夫送去。
胡鸽看出一姐的迟疑,体贴提议:“师师,喜帖我帮你带过去吧。
我反正最近没戏拍闲着,本就打算去敦煌探班老袁,正好顺路替把你的请帖交给他。”
“谢谢,那就有劳老胡你替我跑一趟。”
胡鸽摆摆手:“嗨,跟我客气什么。”
“咱们去沙发那边聊吧。”蔡一农引着众人走向会客区,转头问一姐,“师师,婚礼准备得怎么样了?”
“都交给婚庆公司操办了,过几天要去排练流程。”刘师师在沙发坐下座,看向李国利,“李导,《女医明妃传》筹备得如何了,什么时候开机?”
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些打退堂鼓,但转念一想,这既是李国利封山之作,早前也答应了蔡一农,终究还是决定拍完这部戏。
李国利答道:“基本筹备妥当了,年后春暖花开就开机。”
刘师师思忖片刻:“李导,开机时间定在四月底或五月初吧。三四月份我要和老公去度蜜月,得迁就他的时间。”
李国利点应下:“没问题。延后开机我也能准备的更充分些。
只是那时开机,大半拍摄时间在夏天,你穿着厚重的明制汉服,怕是要受酷暑难熬。”
“没关系,我没那么娇气。”刘师师不在意的摆手,又问,“对了,这部戏两位男主定了吗?”
虽说《女医明妃传》中两位男主戏份不算核心,但剧情推动仍离不开他们,多少影响着整部剧的质量,男主人选依然重要。
“定了。”李国利介绍道,“男一和男二分别是陈肖和黄宣。”
陈肖是合作过《仙剑三》的老熟人,黄轩也有几分印象,刘师师便不再多问,
突然想起一事,看向胡鸽笑道:“老胡,你替我跑这趟大漠,不能让你白跑。有部电影,要不要试试?”
胡鸽顿时精神一震,兴致勃勃询问:“什么题材的电影?什么角色?”
刘师师解释:“是腾达文化出品,作家韩涵执导的《后会无期》。不过只是男二,男一号是乔正宇。”
“男二倒是无所谓,只是韩涵。。。”胡鸽面露犹豫,“之前韩涵与郭晋明两位作家转型当导演闹得沸沸扬扬,全网瞩目。
但我听说郭晋明在圈内风评一般,对拍戏根本一窍不通,全靠多位副导演撑场面。
导演可是一部电影的灵魂,这种半路出家的,拍出来的电影能好吗?”
蔡一农也紧张的看向一姐。
胡鸽如今已是口碑渐起的实力派,既有打破国产电影票房记录的《夏洛特烦恼》。
夏天播出的《轩辕剑》又是现象级大爆剧,大小荧屏双丰收,若是接了烂片折损口碑,未免得不偿失。
刘师师明白老胡现在十分爱惜羽毛,接戏格外慎重,便开口解释宽其心:
“放心吧,我还能坑你不成。你想啊,《后会无期》男一号可是乔正宇,以他的咖位和资源,怎么可能接烂片?
据我所知,韩涵和郭晋明不一样,对拍电影这事重视许多。
他特意去学了运镜、构图,为这部电影制定了详细的拍摄计划,从场景选择、到拍摄顺序都考虑得很细致,看得出来很用心。想来票房口碑不会差。”
有一姐这番力荐,胡鸽彻底放下顾虑,欣然接下电影《后会无期》。
(今日一更,明日两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