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 交流 (第2/2页)
作为碳硅集团的创始人,也作为新能源颇受质疑的尝试者,俞兴抵达京城之后和主办方打了招呼,还被要求发言,但这都婉言谢绝了。
他参观奥迪、奔驰、宝马今年的新车型,也走访细看了长城、吉利等即将上市的国产车,一路都在和胡峥南等人聊这些车型背后供应链的问题。
俞兴绕了半圈又路过长城,指了指展车,说道,“H7要是能干好,那是大进步,听说用料很不错,是宝钢的第三代高强钢,还有VAMA的1500MPa级热成形钢,但VAMA的国产化至少得过了明年,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
碳硅集团的团队轮廓正在成型,作为创始人和CEO,俞兴除了找钱、找人,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了解供应链的运转和进展,这一趟看过的车型,心里也大概有个七七八八。
像VAMA,它是前年刚成立的合资企业,外资是安赛乐米塔尔,国内是华菱钢铁,前者提供技术资源,后者通过上游子公司提供热轧基板,并参与合资企业的决策。
碳硅供应链管理公司有接触VAMA,也知道它的国产产能时间线,算起来是和H7有冲突的,但又听说两边有合作,不知是怎么规划处理。
胡峥南还没说话,旁边传来惊疑声。
“咦,这位是……”长城的总经理王凤瑛是在人群里聆听潜在消费者的讨论,没想到会听到几句对供应链的聊天,打量几眼后有些迟疑,“是碳硅集团的俞总吗?”
她知道申城出现一个新的电动车项目,也知道是从互联网转过来的创始人,但没打过交道,有些认不清脸。
俞兴没想到旁边有人认识自己,惊讶之余伸出右手:“是我,我是碳硅的俞兴,你是?”
王凤瑛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她是长城的总经理。
俞兴是第一次见到王凤瑛的模样,但知道她在长城除了总经理,还有副董事长、总裁等多个身份,既主导经销商网络,也做垂直整合供应链的工作,在业内有“铁娘子”之称。
王凤瑛很懂供应链,相互认识之后就谈起她近期听到的动静:“听说碳硅集团在狠抓供应链,针对电动车做了不少新工作,汇川技术是大胆启用的外来户啊。”
俞兴刚要聊聊这个,却见王凤瑛让了半步。
“俞总,这是我们的魏总。”她介绍走过来的自家董事长魏建君,“魏总,这是申城做新能源汽车的碳硅集团的俞兴俞总。”
魏建君是过来找王凤瑛说事的,听见这个介绍,瞧了一眼俞兴,点点头,问了句:“是要做全球最好车企的俞总?你们做车很厉害啊,没走呢就要先跑起来了。”
王凤瑛有点尴尬,没想到魏总上来就这么说话,但这又确实是他的风格。
俞兴的反应很平淡:“魏总,新能源不是完全相同的赛道,我看长城今年也做了电池项目,大家以后有机会是可以合作的,至于最好车企,那是媒体乱说的。”
魏建君见他这么回答,也觉自己说话有点唐突:“媒体是容易乱说乱写,我就说呢,嗯,这个合作以后看机会。”
俞兴点点头,纠正道:“是啊,我当时说的是‘全球最好的汽车公司之一’,他们就不喜欢加那个‘之一’,老是让我被冤枉。”
魏建君看着面前的年轻人,觉得他是在开玩笑,但表情又很正式。
他本就没什么交流的心思,这一下更是一声不吭的结束了对话,只扭头对王凤瑛说道:“你等下过来。”
魏建君转身离开。
王凤瑛为自家老板找补了一句:“魏总性格比较直。”
“没事,我们做电车受到的批评和质疑比这几句话要大得多。”俞兴笑道,“我性格不一样,我和同事们的相处都很好,也很喜欢听大家的意见,不管薪资还是期权也算大方。”
王凤瑛觉得这话有点古怪。
俞兴称赞了几句长城的哈弗H6,又对旁边的秘书章阳煦说道:“去给王总拿杯摩卡,给我来杯拿铁,你自己再弄一杯焦糖玛奇朵。”
章阳煦:“……”
王凤瑛笑着摆手:“我不喜欢喝咖啡,俞总,你们喝就行,碳硅集团大力推动供应链的工作让我很佩服,这方面如果能有突破是国内汽车产业的进步,希望咱们以后有这样的合作。”
俞兴点了点头,又和王凤瑛握了握手,最后说了句:“王总,以后要是在长城不开心,可以考虑来碳硅集团这里。”
王凤瑛眉头一皱,眼下正是大力推动长城发展的时间,她完全没有出去的想法,但也没说什么,转身去找老板了。
俞兴看着这位王总远去,又转头看了看,没瞧见魏建君那喜欢喝咖啡的女儿,大概现在还没尝试接班吧,那是一位“传奇”人物,进入长城后陆续推出摩卡、玛奇朵、初恋等车型,实是让人迷惑。
最终,不知道是不是不喜欢喝咖啡的缘故,王凤瑛这位大将从长城出走,很快在小鹏焕发新的光彩。
没学会走就要跑,魏总的这句评价大概也很适合他的千金。
“俞总,没有拿铁,只有美式,只有苦咖啡。”章阳煦拿着咖啡回来了。
俞兴冲他笑笑:“咖啡释兵权,是苦,确实苦哈,我不喝,你喝吧。”
章阳煦怔怔的看着继续往前走的老板,叽里咕噜说什么呢。
他仰头干了半杯咖啡,苦涩之意恰好提振牛马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