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六百零八章 子薨国殇

第六百零八章 子薨国殇

第六百零八章 子薨国殇 (第1/2页)

庆寿殿内,随着宫女惊惶的禀报,殿内三人顿时慌了。
  
  向太后脸色煞白,当即起身,颤声问道:“小皇子怎么了?”
  
  “今早小皇子突然高烧不退,吐得厉害,哭闹不止,太医说是惊厥寒邪,可喂了药却不见好,刚才已休克过去,呼吸都断断续续了,脉象很乱,太医们正在诊治。”
  
  向太后急得眼泪婆娑,一时没了主意,来回踱步跺脚。
  
  “怎生是好,怎生是好啊!官家可仅此一子,可不敢出事啊!”
  
  老宗正赵宗晟也急得团团转,慌忙道:“太医怕是靠不住,应速去民间召集有名望的大夫,与太医们会诊,事不宜迟,请太后速速下懿旨!”
  
  向太后这时慌得没了主意,立马道:“对,召集有名望的民间大夫,来人,快去快去!”
  
  接着向太后想起了什么,道:“小皇子如今在何处?”
  
  宫女道:“在贤妃娘娘寝殿里。”
  
  “官家呢?”
  
  “官家也赶过去了,还有……皇后娘娘也去了。”
  
  向太后当即便往外走,道:“本宫也去。”
  
  一群宫人簇拥,急步跟随,赵颢落在最后,眼中露出深思之色。
  
  官家大婚多年,仅此一子,小皇子对官家,对大宋社稷的分量不言而喻。
  
  听说小皇子自出生起,身体就很弱,经常发烧生病,今日更是病危。
  
  若说是遗传,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官家的身子也很弱,从小到大汤药不断。
  
  可赵颢总觉得没那么简单,脑海里莫名冒出了遂宁郡王赵佶的模样。
  
  成年人看待事物不会只看表面,任何看似简单的事物,往深处一想,都能发现许多因果和蛛丝马迹。
  
  比如,官家赵煦身子羸弱,子嗣不旺,至今仅有一子,近年来忙于朝政,常常批阅奏疏通宵达旦,对他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
  
  以他的身体状况来看,若小皇子有个三长两短,赵煦以后恐很难再有子嗣,大宋储君之位,只能从赵煦的兄弟中挑选。
  
  赵颢嘴角微微一勾,若真如此,今日小皇子病危,怕是没那么简单。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小皇子若不在了,最受益的人是谁?
  
  思及至此,赵颢冷笑几声,轻轻一甩袍袖,然后环视四周,在周围侍立的宫人里,赵颢看似随意地指了指一名年轻的小宦官,道:“你,带本王去福宁殿。”
  
  刘贤妃住的寝殿是后宫,男子不得入内,赵颢只能在福宁殿外等消息。
  
  从庆寿殿朝福宁殿走,赵颢看到一路上许多宫人匆匆行路,赶往后宫方向,还有许多太医拎着药箱,脸色煞白,不顾宫中礼仪惊慌飞奔。
  
  从这些人的神态就能看出,事情已经很危急了,小皇子今日这道坎能不能过得去,要看天意。
  
  赵颢走得很慢,前面带路的宦官也走得很慢。
  
  二人走路的姿势几乎都成了慢动作,一步一挪显得有些诡异。
  
  庆寿殿与福宁殿很近,一个是太后的寝宫,一个是官家的寝宫,两殿仅有一道宫墙之隔。
  
  就在穿过宫墙拱门时,前面带路的宦官身形一转,走到拱门外的一株柳树下,环视四周无人后,站立原地恭敬地等着赵颢。
  
  赵颢不慌不忙走到柳树下,淡淡地道:“本王在宫里布下了一些人,各个殿阁都有,你传话下去,让他们查一查小皇子生病的事,太医的方子,药材,小皇子的饮食,侍候皇子的奶娘,宫女等等。”
  
  “但凡能接触到小皇子的人,都要查,若能拿到实证最好。”
  
  宦官恭声应了,没有多余的废话。
  
  二人说完后,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小宦官仍在前面带路,赵颢不慌不忙跟在后面。
  
  到了福宁殿,小宦官告退。
  
  赵颢站在殿外来回踱步,此时的他,已换上了满脸焦急之色,一边在廊柱下来回走动,一边神情慌乱地搓着双手。
  
  演技可以说非常精湛了。
  
  …………
  
  刘贤妃寝殿,殿内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
  
  说是皇帝的妃子,事实上寝殿并不大,大宋汴京的皇宫规模本来就很小,皇帝住的寝殿也不大,妃子的当然更小。
  
  一来是受开封府地理所限,整个开封府其实都没多大,不可能在城里大规模修建皇宫。
  
  二来古人讲究风水,屋子太大而人太少,容易流失人气和气运,对主人的身体和事业都不利。
  
  此时刘贤妃的寝殿内,十几名太医无措地站在床榻前,旁边还有奶娘和宫女跪在地上垂头啜泣,刘贤妃抱着脸色青紫的小皇子赵茂,正嚎啕大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