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四百六十三章 心灵导师

第四百六十三章 心灵导师

第四百六十三章 心灵导师 (第2/2页)

苏轼身负使命,无心风月,后来辽帝召见过后,苏轼不知为何却换了性子,开始小批量地会见粉丝。
  
  后来粉丝听说苏轼愿意见他们后,顿时又在上京造成了轰动,于是各方粉丝纷至沓来,馆驿门前聚集的人越来越多。
  
  苏轼也不摆架子,每日固定时间会见一批粉丝,大约一二十人左右,粉丝们狂喜,苏轼也一脸应酬式假笑。
  
  后来苏轼与辽国的权贵们频频饮宴,青楼买醉,不知不觉间,苏轼好像已融入了辽国的社会。
  
  可是,仍然没人知道,苏轼为何赖在上京不走。
  
  直到数日前,上京传出一个消息,耶律淳兵败真定府,宋国郡公赵孝骞率部与辽军交战,五万辽军全军覆没。
  
  消息传到上京,辽人的天都塌了。
  
  街头巷尾,朝堂寺庙,都在议论宋辽这一战,辽人无不悲愤长叹,或是跳脚大骂耶律淳和赵孝骞。
  
  辽国兵败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苏轼的耳中,听说赵孝骞率部全歼五万辽军后,苏轼在馆驿里仰天长笑,笑声数十息而不止,笑到最后,苏轼老泪纵横,嚎啕大哭,跪在院子里,面朝南方汴京方向三拜。
  
  时局到了这般时候,苏轼还是没走,每日仍热情地会见粉丝,与辽国的文人们高谈阔论,与权贵们饮宴狎妓,乐不思蜀。
  
  后来,馆驿的下人们专门腾出了一间大屋子,里面摆上了矮桌和蒲团,苏轼会见粉丝的方式也变了。
  
  苏轼变成了苏老师,他开始给辽国的粉丝们上课。
  
  学生是经过苏轼挑选的,大多是一些慕名而来的权贵子弟,还有一些不懂中原文化的将门之后,以及少许权贵千金脑残粉。
  
  这些学生有一个统一的特点,他们的父辈都当权,而且整个家族的文化都不高,对中原文化尤为陌生。
  
  能被名满天下的苏学士亲自授课,对辽国这些大老粗权贵来说,那是何等的荣耀。
  
  这时辽国的权贵们都忘了苏轼的宋使身份,一个个喜笑颜开,严厉勒令被苏轼选上的学生必须上课,但凡敢迟到早退旷课,皮都给你扒了。
  
  辽军兵败数日后,苏轼坐在馆驿的课堂里捋须,面容沉稳。
  
  学生们陆续进来,朝苏轼行礼,口称“夫子”。
  
  苏轼淡淡地回应,所有学生到齐后,才浅啜了一口茶水,清了清嗓子。
  
  “上一课,老夫教你们秦史,尔等可还记得?”苏轼缓缓问道。
  
  学生们纷纷应是。
  
  苏轼目光闪动,又道:“秦亡于二世,何也?盖因始皇残暴,苛法治民,而致民不聊生,天下遂反。”
  
  “尔等可还记得,陈胜吴广起事之时,以何为名?”
  
  一众学生齐声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苏轼笑了:“没错,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意思就是,凭什么你那么好的命能当皇帝和王侯,这皇帝王侯为何不能是我?”
  
  缓缓环视一圈,苏轼加重了语气:“这句话,尔等当牢记,日后若遇不公时,不妨想想这句话,当可受益良多。”
  
  学生们齐声应了,当然,其中少数两个长了脑子的学生,脑海里莫名浮出一个疑惑。
  
  苏夫子说这番话时,表情为何如此阴险?是错觉吗?
  
  苏轼翻开一页书,又道:“上次说了秦史,这次老夫与尔等说汉史……”
  
  学生们刚翻开史书,本以为苏轼会从楚汉相争说起,然而苏轼却摆了摆手,道:“汉史的内容,尔等回去自读便是,老夫今日重点讲义讲汉朝末年,话说有一位名叫张角的大贤良师……”
  
  “这位大贤良师了不得啊,见汉帝昏庸,朝堂奸佞当道,百姓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天下不公甚也,张角遂号召教众起事,喊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苏轼的眼睛赫然睁大,一脸钦敬崇拜:“我辈男儿,正应如大贤良师,若遇不公,何须忍耐,但凡热血未凉者,当提三尺青锋斩妖除魔,为自己,为天下人博个公道!”
  
  “尔等以为呢?”
  
  学生们一愣,纷纷附和:“不错,我辈正应效仿张角,若遇不公,便召集起事,宁折不屈!”
  
  苏轼重重点头,欣慰大笑:“不得不说,老夫生平弟子无数,没想到在你们辽国,却遇到尔等这群天赋高绝之辈,不枉老夫与尔等这份师生之缘,快哉快哉!”
  
  “哈哈,兴之所起,不必拘泥,来人,取一坛酒来,老夫边饮酒边授业,尔等当不会怪老夫无状吧?”
  
  学生们急忙起身行礼:“苏夫子正是性情之人,洒脱不群,名士风采,弟子素仰钦崇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