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四百六十一章 见好就收

第四百六十一章 见好就收

第四百六十一章 见好就收 (第2/2页)

“接下来还要看宋辽两国如何扯皮,咱们龙卫营先打到这里,屯兵于此作为对辽国的威慑,但不能把辽国逼太急了,狗逼急了都会跳起来咬人,何况辽人终究比狗的脾气更刚烈一点……”
  
  众将沉默片刻,纵不情愿,也知赵孝骞的决定是正确的,再打下去或许真会把辽国逼急。
  
  尤其是燕云十六州,是辽国非常看重的地方,龙卫营若真对燕云十六州动手,辽国必然举倾国之力疯狂反扑,那时胜负可就不好说了。
  
  见好就收,适可而止,才是正确的选择。
  
  赵孝骞知道战争的本质。
  
  本质就是利益,在古代,土地就是最大的利益。
  
  通过战争得到的土地,是必须要消化的,不然带着千军万马攻城掠地,打下的土地再多你却不管,只顾着自己往前冲,这不是傻缺吗?
  
  宋辽两国打到现在的态势,其实还只是小规模战争,区区数百里土地的得失,不会让辽国伤筋动骨,也不能令辽国君臣疯狂,这数百里的土地,大约就是辽国妥协的底线了。
  
  再多,人家就真急了。
  
  所以赵孝骞尽管也觊觎燕云十六州,但理智告诉他,现在不是取燕云的时候,宋辽两国都没做好准备。
  
  而且靠着三万余的龙卫营将士,夺占燕云的胜率也不高。
  
  “虽然战事暂时停下了,但将士们的操练不准停下,每日都必须操练,过程必须更严酷。”
  
  “这方面请诸位将军严厉督促,我会不定时的去校场巡视,若发现将士们的精气神不如以前,我不问普通将士的罪,只问将领的罪。”
  
  赵孝骞又望向宗泽:“老宗,你麾下的一万禁军也要尽快融入龙卫营,今后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袍泽兄弟,无论操练还是实战,都不能分彼此,更不准军中出现派系。”
  
  眼神凌厉地环视众将,赵孝骞缓缓道:“以后不要让我听到军中有什么‘龙卫系’,‘边军系’之类的字眼,不然你们就等着被治重罪吧,强敌未灭,却忙着内耗,我绝不容许。”
  
  众将凛然,纷纷起身遵令。
  
  赵孝骞又灿烂地笑了:“好,接下来,便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环节。”
  
  “功劳簿准备好了,尔等速速上报战功,我这就向汴京官家报捷请功。”
  
  …………
  
  西夏都城,兴庆府。
  
  去年宋夏一战,西夏元气大伤,梁太后不得不与大宋谈和,然而谈和的过程里,梁太后却诡异地死了,随即幼主李乾顺顺利亲政,执掌朝政。
  
  这件事在西夏朝堂一直讳莫如深,新君李乾顺似乎也不愿过多地谈及梁太后的死因,对外统一说是急病暴毙,就连梁太后死后的埋葬之地,也成了没人知道的秘密。
  
  李乾顺的皇位来得也很诡异,梁太后死在和谈的宋城里,第二天上午李乾顺便火线上岗。
  
  这一战耗尽了西夏的国力,尤其是赵孝骞率五千龙卫营深入西夏腹地,不仅杀戮抢掠西夏境内的村庄,还被他破了都城兴庆府,杀了数百名西夏官员。
  
  然而对李乾顺来说,赵孝骞杀的数百名官员恰好帮了他的大忙。
  
  本来西夏朝堂势力错杂纷乱,太后系,外戚系等等,各自占据着重要的官职,一道政令出宫闱,不知各方各面要受到多少刁难阻拦。
  
  赵孝骞破了西夏都城,杀了数百名官员,这倒好了,李乾顺亲政后回到都城,短短数月之内,便彻底掌控了朝政,所有重要的位置都安插了自己信任的臣子。
  
  宋夏这一战,尽管西夏折损甚大,但却意外地帮西夏集中巩固了皇权,李乾顺对大宋称臣真是一点都不冤枉。
  
  最近西夏都城兴庆府传言四起,好事者在街头巷尾到处流传关于宋辽之战的情势。
  
  西夏在战败谈和后,李乾顺本来对外面的事情不甚关心,但兴庆府的传言越来越甚,朝中有御史听说,直接上奏朝堂,李乾顺就不能装聋作哑了。
  
  传言属于晚间新闻,说的是宋辽一战,大宋曾经的安乐郡公赵孝骞,率所部三万兵马,全歼辽军五万。
  
  辽军兵溃而逃,宋军将国境往北推进了数十里,并仍对辽军保持进攻之势。
  
  李乾顺听说后一点也不震惊,西夏与大宋打过仗,西夏君臣都很清楚大宋那古怪又神奇的战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