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三百七十六章 紧急军情

第三百七十六章 紧急军情

第三百七十六章 紧急军情 (第1/2页)

用了不光彩的手段,令萧兀纳和萧光敬父子倒向大宋,成为大宋埋设在辽国朝堂的棋子后,赵孝骞与这对父子向来是单向联系。
  
  这两人的位置实在太重要,一旦暴露会害死他们全家,不到紧急时刻,赵孝骞与萧家父子是不会主动联系的。
  
  今日萧家父子遣密使来见,显然是发生了紧急情况。
  
  赵孝骞吩咐陈守找了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并令贴身禁军护卫将四周牢牢封锁,赵孝骞在府衙西侧的偏院里见到了密使。
  
  密使是宋人打扮,大冷的天裹着一身狐皮裘衣,戴着纱笼帽,是个三十来岁的汉子,容貌也是典型的汉人特征,平凡且不引人注目,走在大宋城池的街上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见到赵孝骞后,密使没有一句多余的话,只是从怀中掏出一份书信,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而且内容居然是孔子《论语》里的一些圣贤语录。
  
  这封书信就算落在辽国官府手里,除了受一番中原圣贤的思想熏陶与灵魂洗礼,根本不会发现半点线索。
  
  赵孝骞却表情如常,不慌不忙让陈守取来一本特制的书,对照着上面的圣贤语录,逐字逐句地翻译出来,每个字代表着特定的意思,一通翻译后,这封书信已然变成了一封重要情报。
  
  没错,加密传讯,赵孝骞搞出来的。
  
  唯有赵孝骞和萧家父子双方掌握的密码本,才能准确地知道这些乱七八糟文字里隐藏的情报。
  
  情报的内容很紧急,如今的辽国正在整顿兵马,秘密调遣兵将,将辽国大同府,折津府两地守军,以及上京禁军共计五万余人集结。
  
  时至今日,五万辽军已集结完毕,接下来的一个月是筹备粮草军械的过程,一个月后将会大军压境,直奔大宋真定府,准备挑起两国战争。
  
  这次辽军的主帅是耶律淳,也就是辽主耶律洪基的侄子,皇太孙耶律延禧的皇叔。
  
  而副帅,赫然便是皇太孙耶律延禧,叔侄俩一正一副,欲越宋辽边境,首先以小股辽军袭边劫掠边境内的宋国村庄。
  
  若宋军抵抗,辽国则立马扩大升级战争,五万辽军将会长驱直入,以真定府城为目标,势必克之。
  
  辽国根本没有想过宋军不抵抗的可能性,对于赵孝骞这个人,辽国朝堂对他的研究很久了,君臣统一认知,认为赵孝骞是宋国内少有的强硬派,性格宁折不屈,辽军若袭边,赵孝骞不可能不抵抗。
  
  至于开战的理由,所谓澶渊之盟的约束等等……这个时候若还打算跟辽国摆事实,讲道理,未免太天真了。
  
  人家都已磨刀霍霍,准备朝你砍下去了,你还傻乎乎地打算跟他讲要遵守曾经的条约,不要动刀动枪?
  
  大国之间的战争,是不需要理由的,弱肉强食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你弱,我就打你,“弱”就是挨揍的理由。
  
  看完情报后,赵孝骞神情凝重起来。
  
  萧家父子冒着巨大的风险送来的情报,不得不说实在太重要了。
  
  他给了赵孝骞一个月的时间来备战,不至于事到临头被辽军打个措手不及。
  
  一个月时间,足够赵孝骞做太多事了。
  
  客气地向密使道谢,赵孝骞命陈守遣人将密使送出真定城外。
  
  坐在厢房里,赵孝骞静静地思考。
  
  每临大事有静气,作为军政主官,如此紧急的时刻,更需要冷静思考应对之策,任何一个冲动的决定,都会害死成千上万的将士袍泽。
  
  思考许久后,赵孝骞决定首先令种建中的龙卫营和真定边军整军备战,粮草军械,火器弹药,战马甲胄等各方面都备齐,这是需要时间的,一个月差不多够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