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三百七十章 苛政如虎

第三百七十章 苛政如虎

第三百七十章 苛政如虎 (第1/2页)

怨气深重,苦大仇深。
  
  察访民情后,真定城外的普通农家给了赵孝骞这样的印象。
  
  边城多乱,或许本应比较贫瘠,但不应苦到如此地步。
  
  “村里的妇人都被辽人劫掠了?”赵孝骞问道。
  
  老人摇头没回答,神情仍带着几分戒备。
  
  赵孝骞一行人今日虽是便装出行,但赵孝骞的气质,以及众多禁军的护卫,老人仍能看得出这是个大人物,也许是真定城里的某个大官儿。
  
  老人的认知里,官员就是盘剥百姓的人,他不敢跟赵孝骞说太多,怕害了村民们。
  
  赵孝骞见老人的表情,顿知自己无法取信于他,心中倒也不责怪,又换了个问题道:“朝廷去年开始推行新政,许多农户的赋税和徭役都减免了,老丈可知此事?”
  
  老人冷笑数声,眼神里露出讥讽之色:“朝廷减税,真定府可没减过,我们每年的粮赋反而比往年更多了。”
  
  “提举司还逼着乡亲们向官府借钱,来年若是还不上,官府就收地拆屋,再卖给有钱的地主。一两年的光景,村里的地都被几个地主瓜分完了,好好的农户成了流民。”
  
  “真定府的官儿说,这是朝廷推行的什么……‘青苗法’?呵,到底什么人弄出的新法,朝廷可知害死了多少人。”
  
  赵孝骞眼中闪过一道寒芒,表情却仍旧平静如水。
  
  大宋的提举司,全称是“提举常平司”,它是独立于地方知府知州一系官员之外的官署机构。
  
  提举司的主要职责是执行朝廷的新政,让新政真正落实到地方,同时它还执掌地方的义仓,赈济,平抑物价,以及监察当地官员等等。
  
  理论上,它也算是皇帝监督当地知府县令等各级官员的眼线。
  
  赵孝骞没想到,真定府的提举司也烂成了这样,不仅没有推行朝廷的新政,反而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克税于农,大敛其利。
  
  面对愁苦的老人,赵孝骞还有很多问题想问,可是,此刻似乎已不必问了。
  
  这座村庄凄凉的现状,已然给了他一切想要的答案。
  
  老人却仿佛沉浸在深深的恨意之中,闭着眼缓缓道:“我知道你是贵人,定是个大官儿,我已老矣,时日无多,话已说出口,得罪便得罪你了吧。”
  
  “我等百姓日夜劳作,乞天活命,从不敢懈怠,民脂民膏奉养你们当官的,我等皆无怨言,可是……你们终究给百姓留一条活路呀,治下的百姓全被你们逼死了,以后谁来奉养你们?”
  
  “我听说当官的都是读书人,都是寒窗苦读十年才考取的功名,这就让我不明白了,读书人……应该都是明事理的呀,为何有了功名官身,却待百姓如仇寇,非要置之死地才罢休。”
  
  “辽人杀掠袭边,不过一日一时,我们咬咬牙便扛过去了。而我大宋的官员对百姓的盘剥,却如钝刀割肉,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吃不饱,穿不暖也罢,我们只是想活下去,如此简单啊。”
  
  老人的双眼赫然睁大,浑浊的眼神定定地注视着赵孝骞。
  
  面对老人的质问,赵孝骞却感觉分外无力,羞惭无地。
  
  叹了口气,赵孝骞苦笑道:“老丈,我……不是他们。”
  
  “你是官,官是他们,也是你们。”老人下的定义简单粗暴。
  
  这句不讲道理的定义,赵孝骞却被驳得哑口无言。
  
  是啊,他也是官,有什么资格摘清关系?
  
  蹲下身,赵孝骞与老人的目光平视,缓缓道:“好,我也是官儿,老丈您再坚持坚持,用不了多久,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至少比现在好,老丈,相信我。”
  
  老人定定地看着他,神情终于有了些许改变,仍然有质疑,但皱纹如橘皮的脸上,似乎多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