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启程赴任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启程赴任

第三百五十五章 启程赴任 (第1/2页)

离京之前的那两天,赵孝骞忙着告别。
  
  与亲人告别,与妻妾告别,顺便把狄莹她们送到了芳林园母亲冯氏的宅子。
  
  人送到地方,狄莹姜妙仙拽着他的衣袖不让走,泣不成声地问赵孝骞,何时能将她们接去真定府。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真定府何时能太平,赵孝骞才敢把她们接来。
  
  至于如何才能太平,那要看赵孝骞到任后的手段,以及辽人究竟有多厉害。
  
  答案未知,归期不定,人间的离别因此才销魂。
  
  赵孝骞忙着告别,龙卫营将士忙着准备出征的时候,赵煦封任赵孝骞的圣旨终究还是引起了朝臣们的注意。
  
  真定知府没毛病,这道封任是很早以前就有的,不过以前是遥领,如今是实任,地方知府不过是从四品官,安乐郡公任四品官,严格说来是降级了。
  
  但赵孝骞还有一个官职,“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这个官职可就让朝臣们大为不满了。
  
  凭啥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年轻人,却担任如此重要的官职?
  
  “经略安抚使”,主管整个河北西路的军政,这是二十岁的年轻人有资格担任的吗?
  
  大宋的行政制度是“路府州县”制。
  
  “路”的级别,相当于后世的“省”,经略安抚使就是这个省的一把手,既能管军,也能管民,同时兼任真定知府,更是将河北西路所有的权力都牢牢抓在手中。
  
  通常如此重要的官职,都是由朝中德高望重的文官担任的,如今却被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占据了位置。
  
  尤其是,占据这个位置的人还是宗亲子弟,官家到底是怎么想的,祖宗规矩真就一点都不要了么?而且,宗亲任如此重要的实职,不怕给大宋社稷的未来埋下隐患?
  
  随着赵煦的这道圣旨,朝堂再次被掀起了风浪。
  
  政事堂的几位宰相首先表示反对,枢密院的几位使相也上疏劝谏。
  
  就连向来保持中立的枢密院使曾布,也上疏表示官家所授权柄不宜过重,宗亲子弟的身份本就敏感,岂可轻授一路之兵权,而使宗亲拥兵坐大。
  
  这一次,赵孝骞可谓是被群起而攻之。
  
  神奇的是,新党旧党这次都团结起来了,他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官家的封任太过分,对社稷隐患甚大。
  
  所有的劝谏里,大多数人的态度还是比较理智的,都是对事不对人。
  
  对赵孝骞这个人,群臣没有过多的攻讦,毕竟赵孝骞人还年轻,也着实为大宋立下大功,狠狠挣过面子,当初的西夏臣服,至今都让臣民长脸,津津乐道。
  
  不针对个人,但官家这件事做得不对。
  
  祖宗规矩破坏得太彻底,对宗亲子弟的任用太过分。
  
  当年大宋立国,太宗先帝留下宗亲不得预政的祖训,难不成是他心血来潮随便乱说的?
  
  终归是有依据的,太宗立下的遗训,是为了从法理上消弭隐患,把未来大宋可能发生的变乱从源头上掐灭,给子孙后代的继任者一个海晏河清的稳固王朝。
  
  可是现在,赵煦却打破了祖宗规矩,毅然任用赵孝骞,朝臣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破此先例,大宋会不会重蹈唐末的覆辙,皇帝分封臣子,从而导致藩镇割据的局面?
  
  谁都说不好,但反对的态度是绝不会变的,也不可能对官家妥协。
  
  谏止的奏疏铺天盖地飞进政事堂,而章惇也不负所望,什么都不管,一股脑儿将劝谏的奏疏全都送到赵煦的案头上,一副摆烂的样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