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金殿之争 (第2/2页)
不仅是邢恕,就连章惇都惊呆了。
这解释……简直让人无法反驳。
邢恕回想昨日种种,赵孝骞和皇城司确实从头到尾没拦着众人拿问苏轼,他们甚至在门外让开了一条道,让御史台和刑部的人进去。
至于魏节后来威胁他们的那句话,是拿不上台面的,“踏进这道门,后果自负”,这话怎么理解都成。
邢恕呆怔半晌,见殿内群臣一片寂静,目光纷纷集中在他身上,邢恕有些挂不住老脸。
“好,就算你皇城司没有阻拦拿问苏轼……”
话没说完,赵孝骞摆手打断了他:“金殿之上,当着我大宋君臣的面,邢侍郎每句话都要说清楚,每句话都要负责任。”
“什么叫‘就算’?用辞不可太含糊,邢侍郎给个准话,我皇城司到底有没有阻拦你们拿问苏轼?”
话锋逼人,言语犀利,邢恕脸色铁青,却实在拿不出理由指责赵孝骞。
沉默片刻,邢恕咬着牙道:“好,你皇城司确实没有阻拦拿问苏轼!那么我倒要问问,皇城司为何无故拿问黄履三人?”
赵孝骞嗤地冷笑一声:“堂堂刑部侍郎,用辞如此无知且武断,真不知你是如何坐上这个位置的……”
邢恕大怒,却见赵孝骞不慌不忙从怀里掏出一摞纸,纸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上面落款处还画了红押。
双手捧着这摞纸,赵孝骞朝赵煦躬身道:“经皇城司查实,御史中丞黄履,侍御史来之邵,中书舍人林希,此三人为官以来横行不法,贪墨甚巨,卖官鬻爵,牵涉命案,种种不法皆有其证。”
“这是三人的罪款和供状,朝中诸公若有疑虑,皇城司可公开这些罪款供状和证据,任由诸公自行查核,若有半点冤枉构陷三人,我和皇城司愿承担责任。”
此言一出,满殿文武顿时惊疑地看着他,然后互相交头接耳窃窃议论。
郑春和小碎步下来,接过赵孝骞手里的供状,递给赵煦。
赵煦仔细翻阅三人的供状,脸色越来越难看,随即狠狠地一拍扶手。
“混账!杀才!我国朝竟有如此奸佞之徒,安能不诛!”
见赵煦龙颜大怒,群臣顿时寂静不敢言。
从赵煦的态度上看,赵孝骞呈上的供状和证据恐怕并非造假,而是真实可信的。
朝班内,章惇的脸色一片灰暗。
他早就猜到,赵孝骞做事不可能不留后路,这是有了完全的准备,才会拿问黄履三人,难怪他根本不怕群臣讦难,手里有真实的证据,他怕啥?
殿内群臣这时也没了声音。
当初参劾苏轼是由黄履三人发起的,现在情况尴尬了。
苏轼有没有罪不知道,但发起参劾的黄履三人,他们的罪状可是实打实的。
一个小学生都能理清的逻辑问题摆在众人面前。
三个罪臣参劾的人,他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
不管他是好人还是坏人,殿内群臣已没人感兴趣了。
苏轼既没触动大家的利益,也没与谁结下生死大仇,有必要与他不死不休吗?
至于想把苏轼踩进尘埃里的章惇,这时也不敢开口了。
黄履三人的前鉴就在眼前,赵孝骞嘴上说不掺和苏轼的案子,但实际上已经摆明了态度要保苏轼,章惇若继续跟苏轼为难,赵孝骞能袖手旁观?
赵孝骞铁了心要保的人,章惇扳不倒。
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