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三百章 边境军情

第三百章 边境军情

第三百章 边境军情 (第1/2页)

御史台,刑部,大理寺。
  
  戏文里著名的三司会审,指的就是这三司。
  
  案子一旦同时惊动了三司,就说明它小不了,而且涉案的人员绝对不止一两个,而是一大批。
  
  历史上一些有名的大案巨案,大到连正史都不得不提几笔,通常都是三司会审后定下的结果。
  
  这一次大宋的三司会审的荣誉,莫名其妙扣到苏轼的头上。
  
  也算是一种另类的青史留名了。
  
  皇城司官署。
  
  赵孝骞正襟危坐,神情凝重地盯着手里的一封密信。
  
  密信是皇城司驻真定府的勾当公事甄庆派人紧急送来的。
  
  皇城司的编制里,共计三名勾当公事,赵孝骞和魏节是其二,还有一个常年驻扎在宋辽边境的真定府,主要职责是监视北方辽国的兵马和传递辽国朝堂情报。
  
  甄庆送来的密信里,说的事情有点严重。
  
  一个多月前,辽国折津府有兵马调动迹象,人数大约上万,正朝宋辽边境移动。
  
  驻扎边境的皇城司严密监视,发现辽国已有小股军队穿过了边境,进入大宋境内,并袭掠了两个村庄,杀大宋百姓数十,将村庄抢掠一空后迅速撤回辽国境内。
  
  辽国袭边,在澶渊之盟以前不算奇怪。
  
  但宋辽自从签下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已经很少发生袭边这种恶劣的事件了。
  
  澶渊之盟不管被当世后世如何诟病,不得不承认它其中有一项条款是具有积极意义的,那就是两国约定互不侵犯。
  
  这项条款给了天下一段长期的和平,两国也能在和平的环境里自我发展,自我强大。
  
  而这次辽国小股军队越境袭边,已然打破了宋辽边境和平的气氛,性质很恶劣。
  
  赵孝骞将密信仔细又看了两遍,确认没有错过重要信息后,缓缓将密信折好,塞入怀中。
  
  “天下又不得安宁了……”赵孝骞喃喃叹道。
  
  起身走出后堂,赵孝骞正打算进宫觐见赵煦,魏节却迎面匆匆赶来。
  
  “郡公,今日朝会散了,官家下旨,三司查缉苏轼谤君不法案。”
  
  赵孝骞一怔,道:“官家为何下这道旨?”
  
  “朝会上,章惇站出来亲自参劾苏轼,官家躲都躲不过去,见不法而必究,官家没有理由反对。”
  
  赵孝骞叹了口气。
  
  这特么什么破环境。
  
  外面辽国军队蠢蠢欲动,边境即将战云密布,内部这群老匹夫还在忙着内斗,新党旧党依然以打出对方脑浆子为乐。
  
  大宋会亡国,真的一点都不冤,要不是亡国会连累自己,赵孝骞都不想管了。
  
  真正为社稷着急的人,好像只有赵孝骞。
  
  世界破破烂烂,世子缝缝补补。
  
  所以,我特么凭啥为这群不争气的老货奔走操劳?惹急了我,我特么卷一笔巨款潜逃到海外去,带着爹娘妻儿独占个小岛,从此自成一国。
  
  老子自己当皇帝,募兵,练兵,造战舰,造武器,拥兵百万后打入中原,管特么的谁当皇帝,一脚把他踹下去。
  
  赵孝骞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这个路数好像不错,可以作为备用方案。
  
  “备马车,我要入宫。”赵孝骞整了整衣冠道。
  
  …………
  
  延福宫,福宁殿。
  
  刚散朝的赵煦累得瘫坐在殿内,郑春和端来一套茶具和茶叶,是赵孝骞送的。
  
  泡茶的流程赵煦当然不会亲自动手,郑春和作为贴身内侍,出宫在楚王府开的明雨茶社跟着泡茶的小姑娘学会后,也算多了一门手艺,从此每日为赵煦泡茶,表演茶艺。
  
  能在宫闱里混那么多年,被赵煦倚为心腹亲信,郑春和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聪慧灵巧,都远胜常人多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