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世子稳重点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边境敌袭

第一百九十二章 边境敌袭

第一百九十二章 边境敌袭 (第1/2页)

今日校场演武,赵煦叫来了文臣武将,自然是有目的的。
  
  政事堂通过了兵役法,然而颁行之后仍然阻力甚大。
  
  文官们都明白兵役法是个什么性质,知道这是要挖文臣的墙角,自然不愿太配合。
  
  而兵役法的很多内容,必须要有朝堂和地方官员的推行,其中包括募兵的挑选,兵员的待遇,所属地的厢军和乡军的操练,武器配给,阵亡将士立碑,各地建忠祠供奉阵亡将士牌位等等。
  
  很多内容都与地方有关,而大宋的厢军和乡军,名义上的统兵者通常为文官。
  
  文官统兵,自古以来绝对是兵家大忌。
  
  所以兵役法还有一条最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试着把统兵权下放给武将,真正能够统领操练兵马,与将士们同吃同住的武将,文官要渐渐退出兵营。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这是兵役法的精髓。
  
  当然,武将有统兵权,有操练兵马之权,但仍无调兵权。
  
  大营里你爱怎么操练都行,一旦未奉调令,擅自领兵出营,便是谋逆的大罪,全家人头整整齐齐吊在城门上供人观赏。
  
  这一点也是赵煦的坚持。
  
  提高武将和军士的地位和待遇,并不代表官家和朝廷愿意增加风险,重蹈唐末藩镇割据的覆辙。
  
  赵孝骞很满足,这样已经够了,朝堂和军队之间,确实也应建立起一条防线。
  
  如果说军队是一头猛虎,以前的大宋是索性将猛虎关在笼子里,它不能伤己,亦不能伤人,渐渐失去了战斗力,被养成了一头猪。
  
  而赵孝骞的兵役法,则是让猛虎出笼,但脖子上也得套上一根铁链,可伤人,但它必须认主。
  
  皇帝对军队的掌控仍然是至高无上的,这是赵煦的底线,兵役法的内容并没有触犯这条底线,这也是赵煦愿意排除阻力推行的原因。
  
  今日校场演武,文臣武将们都亲眼见到了龙卫营将士昂扬的战力,跟以往的颓势完全不同,可以说将士们的精神面貌简直脱胎换骨,哪怕只是静静地站在校场上,也散发出一股精锐难当的气势。
  
  赵煦和群臣不由暗暗惊叹。
  
  这才是真正的虎贲之师,这才像一支无坚不摧的精锐军队。
  
  “诸公,可见识兵役法之精妙否?”赵煦望向群臣微笑问道。
  
  诸公不吱声,承认军队战力提升是一回事,但提高武夫的地位,仍是文臣们的心结。
  
  赵煦冷笑几声,缓缓道:“可知禁军将士为何如此战意昂扬?兵役法里有一条,从今以后,朝廷无论禁军还是地方厢军乡军,但有杀敌立功者,朝廷可凭战功赏赐土地。”
  
  “斩敌首级一者,授地十亩,斩敌营将者,授地二十亩,万军之中斩敌主帅者,封开国侯,授三品武官,赐地五百亩……”
  
  在场的文臣忍不住皱眉,章惇的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忍住没出声。
  
  刑部侍郎邢恕却站出来道:“臣敢问官家,天下土地皆有其主,赏赐将士的土地从何而来?”
  
  赵煦眼神深邃望向北方,淡淡地道:“用他们手中的刀剑拼杀而来,大军所掠之地,皆为王土,朕自可赐之。”
  
  群臣目光震惊面面相觑。
  
  向来尔雅温润的官家,今日却出此惊世之言,言语里的锋芒似乎已不再掩饰了。
  
  所以,官家莫非想做个武皇帝?
  
  群臣各怀心思,神情复杂,久久没人出声。
  
  承平日久,苟安百年,大宋的文臣们似乎对开疆拓土早已失去了信心,他们在这片尚未统一的土地上,每日莺歌漫舞,诗词文章,好像大宋的疆土本就只有这么多,再多就不合适了,不合仁义之道。
  
  今日此刻,当赵煦说出“大军所掠之地”时,群臣终于忍不住感到震惊。
  
  年轻的天子雄心勃发,有拓土之壮志。
  
  似乎很多年没见过有如此进取之心的天子了,上一次还是在太宗时期,然而经过高粱河之败,签下澶渊之盟后,大宋的君臣和军队,仿佛彻底被打断了骨头,从此再也硬不起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