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章 帝王是干嘛的 (第2/2页)
唐顺之默然。
“没办法,咱们只好同流合污。别人把走私的路子占了,咱们就另辟蹊径,贩卖火器。”
“火器卖给了谁?”
“早些时候是倭寇,后来是倭国的大名。”
“就不怕那些倭寇掉转头,用那些火器来对付水师吗?”
“第一次卖的时候是怕,不过到了后面,压根就没想过这个事儿。”
“麻木了?”
“您不知道,第一次卖火器……人要挣钱就得干活或是做些什么,对吧?可咱们这个挣钱却什么都不用付出。”
“什么都不用付出……”
“很刺激。”
很刺激?
唐顺之不理解这种情绪。
“就如同是……盗贼偷到了许多钱的那等刺激。”
“盗贼偷的是财物,你等偷的是什么……”
“可陛下不也用了严党?”
“陛下都能用奸佞,那我等为何不能为自己谋划?”
唐顺之默然良久。
“荆川先生,我二人愿意招供,只求减轻责罚。”
唐顺之摇头出了房间,“庆之说这个大明病了,病根子在哪?我看,病根子在上位者只顾着自家利益,无视大局。陛下带头,上行下效。”
在唐顺之看来,嘉靖帝重用严嵩就是给这个天下一个信号:只要对自己有利,哪怕是佞臣也能重用。
这是实利主义的信号。
只要对我有利的事儿,哪管什么道德,哪管什么律法,只管去做。
当这股子风潮席卷天下时……
“帝王对天下的用处是什么?”唐顺之在沉思。
“让帝王垂拱而治,可庙堂衮衮诸公私心太重。”
“那该如何?”
唐顺之带着这个问题,带着人往海边去了。
浪潮一阵阵的扑打着海岸,梁湖带着车队刚到,他有些按捺不住的问贾三,“时辰到了吧?”
贾三说:“还差些。”
随行的都是梁湖养着的心腹,此刻纷纷拿出干粮吃。
贾三也拿出了饼子,“老爷您可要用些?”
梁湖摇头,此刻他满脑子都是银子,别说是饼子,就算是把龙肝凤髓拿在他眼前,他都没半点兴趣。
“来了。”
梁湖突然往前走了几步,欢喜的道:“赶紧准备。”
浪潮扑上岸边,一路席卷着,淹没了梁湖的鞋面,他浑然不觉,依旧盯着海面上出现的那些黑影。
黑影缓缓接近,是几艘海船。
一艘海船靠岸,船头上点了一支火把,火光照亮了那人的脸,正是前张一雄。
“梁公。”前张一雄手持火把,笑着看了岸上车队一眼。
“银子何在?”梁湖问道。
“就在船上。”海船靠岸,前张一雄跳下来,疾走几步避开了浪潮。
“老规矩,钱货两清。”梁湖说。
“先验货!”前张一雄说。
“银子先给我看看。”
二人默然片刻。
“各自派人去查验。”前张一雄说。
“也好,贾三,你去。”
“是。”
贾三上了船,前张一雄也走到了车队前。
“这是火龙出海。”
“这是火霹雳……”
有人给前张一雄介绍那些火器。
“这是佛朗机铳?”前张一雄看到了小型火炮。
“正是。”梁湖得意的道,“后面还有大铳。”
二十年前在广州外海的海战中,大明被葡萄牙的火器打了个措手不及。幸而仿制得力,反过来击败了葡萄牙人。
但大明的仿制火器之路令人有些无语,蒋庆之曾说决策者是猪脑子。
当时大明拿到了火枪和火炮,按照正常的思路应该是齐头并进,但大明的决策者们一拍脑袋。
——那小铳可能用于守城?不如大铳。那就仿制大铳。
于是,在这种保守的思路下,大明选择了仿制火炮。
若是火枪和火炮齐头并进,当面对北方草原铁骑时,无数火枪组成的火力网将会教他们做人。
“我看看。”前张一雄看到了大铳,他摸着冰冷的炮身,呼吸也难免急促了些。
“这等利器,你等就舍得卖?”跟着前张一雄的倭人问道。
梁湖脱口而出,“只要给钱,没什么不能卖。”
贾三回来了,看着面色潮红,“老爷,银子对了。”
“好!”梁湖笑吟吟的道:“那么,开始交易?”
“好说。”
前张一雄回身,“让他们靠岸。”
海船缓缓靠岸。
银子被一箱箱运到岸边,火器一件件被送到船上。
天边,晨曦若隐若现。
双方交易完毕,前张一雄上船拱手,梁湖拱手。“下次再来。”
贾三突然蹙眉,“什么声音?”
声音渐渐大了,一个护卫回头。
晨曦淡淡,借着微光,他看到了一片黑压压的……
“是骑兵!”
而在海面上,几艘战船在晨曦中快速接近。
瞬间,前张一雄和梁湖面色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