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前景不明 (第1/2页)
等待冯颖儿到来期间,范无眠独自坐在街边咖啡馆里,发呆想着别的事情。
很多传得神乎其神的事物,弄清楚以后也就没什么了。
像比尔·盖茨的家族办公室“瀑布投资”,这些年来费尽心思一通折腾,明面上说着帮仍然还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赚了多少多少钱,实际上假如盖茨没有卖掉那些微软股,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其实都能赚到更多。
他的家族办公室,属于将优质潜力股,分批置换成了垃圾股,让人看完哭笑不得。
而股神巴菲特的管理团队,仗着资金雄厚,外加巴菲特的品牌效应,挑些底子不错的潜力股进行培养而已,喜欢配合美元潮汐进行低买高卖。
仅凭巴菲特不投资互联网科技股,便足以看出这位老股神,已经和许多老一辈差不多,慢慢跟时代发展趋势脱节了,思维观念传统且保守。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去年股价增长18.4%,今年预计只有10%左右,跟许多传统生意相比已经显得很不错,但假如巴菲特将手里的2700多亿美元投进硅谷,专门投资那些龙头股,十多年后轻轻松松就能变成四五万亿美元。
不过老股神虽然看不懂,却也没有瞎折腾,以他的名气和身家确实只要求稳就行了,没必要再去冒任何风险,这同样也算一种聪明。
反观李超人,去年他刚宣布将总身家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差不多130亿美元,“捐赠”给自己名下的基金会,作为一个精于利己的商人,目的无非就是为了避税,并且方便将更多财富传承给子孙后代。
国人讲究财不外露,其中可能也有“刻意降低明面上资产总额”的考虑,要不然一路滚雪球,十多年后李超人的实际资产总规模,恐怕能够逼近2000亿美元。
范无眠的崛起过程太快,因此一直在外界争议不断,有人说他是四大豪门的私生子,有人猜测他只是个“傀儡”,别人借机利用他来洗钱。
这些阴谋论传出去,真有不少人相信了,今天借助拍摄真人秀的机会带大家参观,主要是为了打消掉外界的一些疑虑,顺便推广港城大馆项目。
前几个月收购新华保险、联合中华保险这些公司,又给范无眠带来大笔资金,一时半会儿无处可投,于是提前布局了众多房地产项目。
港城大馆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还通过融资万哒、SOHO华夏、陇湖、绿城华夏、衡大、万柯等公司,间接参股一批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酒店、商场、写字楼、住宅等等遍布全国各地。
值得一提的是,范无眠在这些公司当中只参股,而且确保占股比例不高于5%,如此一来就能方便等它们涨到某个高位,顺势转让股分套现离场。
前两个月出海期间,沪市环球金融中心大厦的主导方岛国“森大厦株式会社”,还因为遭受次贷危机的冲击,选择对外兜售沪市环球金融中心大厦70%的股份,要价70亿人民币。
这个项目在1994年启动后不久,便遭遇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度停工近五年,沪市官方担心因此影响到城市形象,主动找到范无眠寻求资金,并且提供了某些优惠政策,以免沪市环球金融中心大厦再度停工。
得知这栋大厦明年就能开业,范无眠最终通过新华保险集团,以65亿人民币的价格顺利接管了森大厦株式会社手中的70%股权,只掏出20亿人民币现金,剩下的则是贷款。
由于次贷危机的缘故,导致全球核心商业地产估值普遍大幅折价,一批内地的在建项目受到影响。
消息传出去以后,不少地方也希望他能出手帮忙,范无眠选择为长安“大唐不夜城”、燕京“SKP商场”、“沪市环球港”等项目输血融资。
自从收购新华保险和联合中华保险,这两家保险公司重组合并完,业绩持续大涨,保费增加的同时还节省了大笔开支,让范无眠能够放开手脚对外投资。
像把钱带出海,投资一些高风险项目之类,被明文规定给限制住了,投资低风险的商业地产项目,倒是合法合规,挑不出任何问题。
以前总是为没钱投资而犯愁,如今尴尬的地方在于不仅握有巨额流动资金,资金规模还在不断上涨。
这也是促使范无眠开始考虑,是否需要收购阿里集团部分股权的主要诱因。
假如继续增持企鹅集团股份,这家公司都快被他给私有化退市了,而度娘市值虚高、发展前景有限,其他互联网赛道的创业环境还不够成熟,看来看去只剩下阿里集团值得出手。
山贼王(华夏)基金、搏时基金、新华保险等公司资金,被困在内地市场上出不去,只能从内地寻找合适的项目。
现状是无数传统企业价值虚高,还没遭遇金融海啸的冲击,近几个月以来降幅有限,提前入手要多花无数冤枉钱。
由于前景不明朗,全球资产正大幅缩水的缘故,无数企业正忙着对外抛售资产以防贬值,这就导致收购、融资都比较容易谈。
根据范无眠调查到的数据,阿里集团整体估值目前约为210亿美元,比企鹅集团高出不少,主要得益于变现模式远比企鹅集团成熟,让投资者们对它的商业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
鸡付宝、掏宝、雅虎华夏、阿里软件等子公司作价40亿美元,已经在港交所上市的核心B2B业务,市值从260亿美元高点回落至170亿美元左右。
而早在2005年8月,雅虎以10亿美元现金,外加雅虎华夏全部业务作价7亿美元,总计出资17亿美元,换取阿里集团40%股份,后因阿里集团融资稀释至约39%。
也就是说,这部分雅虎持有的股份,市场价值约为82亿美元,哪怕不通过银行贷款,范无眠也能挤出这么多钱。
问题在于阿里B2B业务,在范无眠眼里值不了170亿美元,遭遇金融危机之后大概率会股价暴跌。
而鸡付宝、掏宝等等子公司,又有可能在明年迎来一轮大爆发,进而弥补在港交所上市的B2B业务所造成的亏损。
由于范无眠并不清楚具体情况,一时半会儿有点摸不透接下来一两年的阿里集团发展趋势,因此正在犹豫要不要出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