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拉拢的代价 (第2/2页)
“5千法郎面额以下的债券上就没有这句话。也就是说,战时每5千法郎就能保证一个人的安全。”
这下一切都说得通了。一众贵族们纷纷开始计算家里有几口人需要在危急时刻转移。
几天后,《米兰早报》上的新闻间接证实了托德里克的说法——法国财政部长戈丹在公开讲话中,提到了保障国债债权人的安全问题。
一直等到4月中旬,人们翘首以盼的第三批法国国债才终于在北意大利市场出现。
总额3千万法郎,而利率再次下降。三年期降至5.4%,五年期降至6.5%。
经过之前的造势,这次意大利贵族们的购买热情被彻底引爆。
巴黎商业银行热那亚分行的大厅里早已挤得无处立足,大门前排起了近百人的长队,像是闹市区的面包店在打折一般,然而这些大多是身家过万的富豪。
热那亚不到三天就卖出了300万法郎的债券。
而在这段时间里,整个北意大利的销量则是1400万法郎。这次里面可没有约瑟夫掺的“水份”。
与此同时,法国国内在凡尔赛宫贵族的引领下,国债销量也达到了3700万法郎。
……
维也纳。
美泉宫外的花园里,国务大臣科布茨尔皱着眉愠怒道:“愚蠢的英国政客只会用我们的利益去拉拢俄国人!
“他们竟然连塞尔维亚都算计进去了。这种条件我根本不可能向皇帝陛下提起!”
他的弟弟路德维希·冯·科布茨尔叹了口气:“某种程度来说,霍克斯堡勋爵的策略的确更加稳妥。
“如果俄国沙皇愿意加入联军的话,至少能提供12万兵力,这将让我们在意大利不会受到法国军队的任何挑战。”
走在另一侧的财政大臣施塔迪翁伯爵道:“其实,我更担心俄法联姻会让俄国人站在法国那边。”
科布茨尔的脸色更难看了。他很清楚,当奥地利在意大利和法国决战之时,俄军突然从东侧发起偷袭,意味着什么。
“但也不能让我们承担所有的代价。至少,绝不能放弃塞尔维亚!”
按照今早英国外交大臣提出的建议,奥地利需要默认希腊独立,接受俄国势力进入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同时要开放瓦拉几亚南部的道路供俄国人通行。
这就等于将大半个巴尔干半岛交给了俄国。
而维也纳方面一直在谋求塞尔维亚合并奥地利邦图,并在近几十年来投入了大量成本培养塞尔维亚反奥斯曼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一旦俄国控制了塞尔维亚,大概率会继续将手伸向更西边的波斯尼亚。
这些国家,包括希腊在内,都信仰东正教,天然亲近作为“东正教保护者”的俄国。奥地利很难有效阻止。
几人沉默了片刻,走在后面的外交大臣助理梅特涅突然开口道:“伯爵阁下,我认为,让俄国控制塞尔维亚并非不可接受。
“我们甚至可以将部分瓦拉几亚交给俄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