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兜率宫老君借宝 (第2/2页)
“这香火道基,非但不会损伤,反将如鼎沸烈火,燃遍九州!”
“岂不是更有利于我等在人间传道?”
想比其他几仙的担忧。
吕洞宾则是从中看出此番挑战背后之机遇——他们道门人教八仙,可以用西海龙族当作“垫脚石”,登临人间界的声望之巅峰。
正是: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降伏龙王,人间显圣。”
张果老捋着雪白的长须,老成持重地摇头叹道:
“吕道兄豪气干云,老朽佩服。”
“然则……西海敖摩昂,他勇冠四海龙族,手中那柄三棱金锏,可是打遍水族罕逢敌手!”
“这西海敖摩昂,被誉为‘四海龙族年轻一代的第一人’,又岂是凡俗妖龙可比?”
“若论真刀真枪的搏杀神通,我等之中,有几人能稳胜于他?”
“更遑论坐镇西海的那条老龙,怕是……唉,我等恐敌不过他,反折损了威名。”
他没有说下去,但顾虑显而易见:担心斗法不敌,反折了自家的性命。
话音刚落。
蓝采和猛地将手中盛满奇花异草的花篮重重砸在地上。
“砰”的一声闷响,花瓣四散纷飞。
少年郎眉眼间的玩世不恭早已被愤怒取代。
蓝采和高声叫道:
“张果老!难道我们就这般忍了不成?”
“香火道场被焚,如釜底抽薪!虔诚信徒被杀,如断我臂膀!”
“若被人家砸了庙、杀了人,我等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缩头当个乌龟王八蛋?”
“天下悠悠众口,谁还会把我们当神仙拜?世人只会笑我道门人教八仙软弱可欺,是纸糊的神祇!”
“那时节,谁还肯念我道门的《道德经》,信我太清的门庭?”
“这传道的根基,可就自己先塌了一半!”
蓝采和那番掷地有声、耿直无畏的话语,如重锤般句句敲击在众人心头,振聋发聩。
道统尊严若失,何谈传道布法?
此言一出,令在场诸仙皆陷入沉思。
钟离权等的便是此语,见众人议论稍歇,不等他人再开口,抚掌赞道:
“纯阳子有道心无惧,勇气可嘉!”
“张道友所言,亦在情理之中,顾虑周全。”
“蓝道友更是少年意气,锋芒毕露。”
“诚然,硬碰境界法力,我等确难撼动西海龙族根之势。”
他话语一转,环视众仙,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缓缓道:
“诸位莫忘了我等的根脚!我等出身何处?”
“我等出自太清门下,得太上道祖庇佑!”
“若向老师求肯一二,蒙老师垂怜,肯借予几件昔年炼魔镇世之宝,何愁此战不胜?”
“那西海龙族的‘龙鳞’再硬,能硬过老师手中的‘金刚琢’、‘羊脂玉净瓶’、‘七星剑’?”
他点明了“借势”这条最关键的路。
钟离权前身为兜率宫中的牧牛童子,为太上老君放牧。
他所说的“老师”,自然是兜率宫中的太上老君。
“这……”
诸仙闻言,心头都是一震,目光瞬间汇聚于李玄身上,期待着他的回应。
李玄,为李老君宗族后裔,被李老君收为嫡传弟子,深受器重。
太上老君(李耳)在李玄幼年时便化身乞丐,亲赠《道德经》进行点化,更曾带未得道的李玄神游仙境,传授其众多核心道法。
自点化启蒙、授法考验,至重塑身形、赐宝济世……李玄皆得太上老君悉心指点。
故此,李玄为道门人教八仙中执牛耳者,也和太上老君最为亲近。
想比李玄,他们更像是太上老君的记名弟子,外门弟子了。
众仙皆望他能出面请示。
李玄闻言,思索片刻,迎上众仙殷切的目光,缓缓道:
“诸位道友心意,我已明了。”
“钟离师弟所言,亦是可行之策。此事牵扯甚广,确需请示老师法旨。”
“容我焚香祷祝,魂游兜率宫,一问究竟。”
“待师尊谕示,自当分晓。”
……
是夜。
黄鹤楼畔。
玄月高挂,清辉洒落江面,波光粼粼。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落在树枝上。
李玄于一清净密室中,于供奉着太上老君画像的香案前,恭恭敬敬地点燃三柱清心凝神的紫檀神香。
青烟袅袅升起,凝聚成线,竟似有破开虚空之力,引领着李玄的神魂。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他默运《太清心诀之元神出窍篇》,双目微阖,安然入梦。
李玄的梦境之中。
只见那虚空之中,有一扇门对他打开。
恍惚间,李玄神魂离壳,循着冥冥中那道玄之又玄的牵引,穿越九霄罡风,越过无垠星海,终于抵达天外之天——离恨天,兜率宫!
正是:
“香通三界之中,烟透九霄之上。”
“心香一瓣通玄境,大罗天外见真仙。”
兜率宫丹房内,景象与凡尘迥异。
兜率宫中。
八卦炉内,烈焰腾腾,此火非俗世凡焰,乃熔炼天地万物之“六丁神火”,炽烈非凡。
炉壁九窍八孔之间,喷涌而出者,非炉灰烟火,乃氤氲霞彩、凝而不散之丹气灵雾,于空中交织成玄奥道文虚影,时而幻作龙形,腾跃于空;时而凝为凤影,翩跹而舞。
整个丹房流光溢彩,空气中流淌着沁人心脾的异香,那是无数神药在道火熬炼下逸散出的本源芬芳。
今日非同寻常,“丹元大会”召开在即。
八卦炉中的炉火催得更旺,只为炼制那供应丹元大会的“九转金丹”。
金炉童子与银炉童子,神色肃穆,身着风火道袍,正凝神掐诀,小心翼翼以控炉火之势。
其态专注,未敢有丝毫懈怠。
八卦炉附近。
几枚刚刚出炉之九转金丹悬浮其中,金光内蕴,表面道纹流转,似有生命之律动。
其散发出恐怖之生命能量与磅礴道韵,仿若蕴含开天辟地、造化宇宙之微小宇宙雏形,令人望之而生敬畏之心。
此时,已有部分九转金丹成功出炉,被金炉童子与银炉童子小心翼翼收入葫芦之中。
李玄神魂之影,于丹房之中凝实显现。
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西行路上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察觉来人,立刻放下手中活计,躬身行礼,恭敬言道:
“师兄来了。”
他们虽然是太上老君的随侍童子,尊贵不凡,但面对李玄这位根正苗红、被太上老君视为亲族兼嫡传的弟子,礼数上自不敢怠慢半分。
李玄者,乃太上老君亲传弟子,为道门人教八仙之首,享受人间祭祀,位列道门正神之尊。
而金炉童子与银炉童子,仅为太上老君随侍童子。
正所谓:“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
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虽因太上老君地位崇高而身份特殊,然其影响力皆依附于太上老君,并无独立神位。
在师门之中。
不论实力,单论地位。
“亲传弟子”与“随侍童子”相较,自然还是亲传弟子地位更高。
如通天教主之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等,其地位自然高于长耳定光仙、虬首仙、金光仙等“随侍七仙”。
……
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随侍太上老君多年。
李玄也没摆架子,对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稽首还礼,言道:
“二位师弟免礼,炼丹辛苦了。”
言罢,李玄目光掠过丹炉,落于风火蒲团之上那位须发皆白、面容古朴、身形仿若与道合一之太上老君身上。
太上老君双目虽微阖,却掐指一算,已洞悉世间一切。
见李玄来了。
太上老君并未抬头,只是轻轻一拂袖,一个由太清之气氤氲而成的蒲团便无声出现在李玄神魂身前。
李玄趋步上前,大礼参拜:
“弟子李玄,拜见师尊。愿师尊圣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