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她”力量 (第2/2页)
“姐妹.”她的声音放得很轻,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
“不要跟我说你不适合做这个,不适合做那个。
我们女人在职场不要一上来就把自己框住了,记住我们是有无限可能的,自我设限只会让我们失去了成长的可能性。
看看历史长河中在父权社会被男人们低估却最终闪耀的女性先驱者,从居里夫人到董明珠,历史告诉我们,女性从不缺少能力,只缺少展现能力、公平竞技的舞台。
我们每负责一个业务,不仅仅是承担一种责任,也要在这个领域不断成长。
当你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洞察用户需求,用细腻的管理智慧凝聚团队,能绽放属于我们女性的力量,击碎迎面而来的质疑和挑战。”
说到这,柳青从文件袋掏出一份名单,
“当然,你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是我从各事业部抽调的精兵强将,都会归你调配。
今日你掌舵的是顺风车的业务,来日有可能是在书写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女性商业史’”
柳清略微停顿了下,才缓缓说道,“未来的滴滴会在我们手中绽放夺目的光彩!”
黄洁丽听完大为感动,反握住柳清的手就像找到组织一样,往日犀利的言辞此刻却由于激动说不出话来。
柳青流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拍了拍对方的手背,“我懂.我懂”
随后滴滴顺风车核心管理团队在柳清的筹建下逐渐成型。
(滴滴“她”力量:左二黄洁丽、居中柳清)
元旦假期刚过,滴滴顺风车业务的数据曲线就划出了一道令人振奋的上扬线。
黄洁莉带领的团队在首战告捷后打算乘胜追击,准备为顺风车引入社交元素,为此在产品层面进行不断的优化。
无视已经连续加班十余天的技术团队的疲惫,日夜赶工,终于在2015年1月8日,滴滴上线全新的版本。
滴滴顺风车功能嵌入了“社交出行“的全新概念:乘客与司机可以互评可见,个人主页新增“颜值高“、“声音甜“等颇具暧昧色彩的标签分类。
滴滴官网的slogan也悄然换成了“遇见美好“三个字。
滴滴顺风车超出市场预期的火爆一举压制住了打的出行,也让负责人黄洁丽一时间风光无限。
黄洁莉身着一袭干练利落的Chanel职业西装,面对媒体长枪短炮的采访侃侃而谈:
“此次滴滴的版本更新,我们不只简单解决出行需求,而是在重构陌生人之间的连接方式。
通过顺风车的精准匹配,可以拉近车主和乘客之间的距离,让这个社会充满温度。
让用户把顺风车当成'认识朋友的新方式',这个场景.”
她涂着豆沙色口红的嘴唇吐出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词汇,
“.难道不sexy吗?”
本来按照黄洁丽的想法,滴滴顺风车马上就会变成一匹脱缰的野马在华夏出行市场上肆意狂奔。
随后也是如她所料那般顺风车业务迅猛扩张,每天的数据曲线就像一个昂扬前行的勇士,可不到半月勇士就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从数据来看,当顺风车司机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长曲线明显放缓。
这背后反映出一个鲜明的用户特征:能够开私家车通勤的人群普遍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几元到十几元的收入对快车司机颇具吸引力,但对顺风车主而言却显得微不足道。
毕竟,大多数顺风车主都有固定的通勤路线,为这点微薄收入绕路费时显然得不偿失。
深入分析发现,经济收益只是少数顺风车主的次要需求,相比之下,平台早期主打的社交属性反而更具吸引力。
与此同时,优步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市场策略——推出力度空前的冬季补贴计划。
该计划规定,司机只要完成每周80单的基础任务,就能获得7000元额外奖励,表现优异者甚至能月赚2.8万元补贴。
这种简单粗暴的补贴方式,与去年饿了么跟美团外卖的打法如出一辙。
然而,优步的高额补贴很快遭遇了“薅羊毛“危机。
部分用户利用系统漏洞,通过虚假下单等手段套取补贴,由于优步的决策系统远在美国总部,华夏这边的本地技术团队又没有修改的权限。
这就暴露了老美“一个系统吃全球”的全球化战略弊端所在,直接导致其服务质量明显落后于另外两家竞争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滴滴顺风车的快速扩张,打的出行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冷静。
这家企业正悄然完成战略转型:从早期的地推补贴等运营驱动模式,转向以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为核心的数据驱动模式。
这标志着网约车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行业大战正从单纯的烧钱比拼1.0时代,升级为技术实力与商业模式综合较量的2.0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