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诸法归真塑玄骨,佛渡西极引劫波(求打赏、求订阅!) (第1/2页)
九声太清钟的余韵早已散入云海,仿佛只是天地间一声清越悠远的叹息。
无论是元婴法会还是元神法会,只要成功举办,便会提升一个宗门的声望士气、更遑论这是数万年未曾有过的大乘法会。
主峰白玉广场上观礼的万千修士已然各归洞府,或潜心体悟大乘天劫的余韵,或返回宗门传递这足以震动地仙界的消息:
道家不死之身,金刚不坏之体,更有可以证实的传说,这位太清掌教还是一位剑术通玄的剑仙中人。
如此人物,便是在以十万年为维度的视角下,也是一代人杰天骄,不知会影响整个地仙界多少万年的命运。
喧嚣过后,太清宗主峰重归静谧,唯有缭绕的仙霭与吞吐的灵气,昭示着此地主人已臻至此界真正绝巅。
玄元洞天深处,陆城盘坐于万载玉髓凿成的云床之上,身周虚空仿佛自成一界,时而星光流淌似水银泻地,时而五行流转衍化混沌之基。
大乘之躯,与道合真,每一次呼吸都引动洞天内浩荡灵脉随之潮汐涨落,他并非疗伤。
九阶天劫雷海淬体,不仅未损其根基,反将那霸道无匹的造化生机彻底熔铸入周身骨血之中,此刻陆城的身躯,便是世间最完美的承道之器,莹润如玉,内蕴开天辟地般的伟力。
他此时所做的,是每一个新晋大乘都必经的“归真”。
“归真”,非是返璞,而是将修士一生修持的万千道法神通,于这全新的生命层次上,重新审视、梳理、凝练。
气海!
大五行地极真火!
本命血火!
大日真火!
通玄一剑!
五气朝元!
三花聚顶!
金虹贯日!
心神沉入识海深处,犹如开天辟地的神祇巡视自己的道法天河。
曾经引以为傲的诸多神通,其本质在大乘境界那洞察法则本源的俯览视角下,纤毫毕露。
顶上三花神通,曾是返虚境威压同阶、蕴养神魂元胎的无上秘术,华光万丈庆云垂落。
但此刻观之,虽依旧精妙绝伦,乃是九阶巅峰的道法,却已隐隐触及了一道无形的“天穹”,已然触及穹顶。
三花依旧绚烂,却非能承载天倾海覆之重的坚实基石。
“五行天遁步、金翅大鹏遁法与金乌化虹之术三门道法,修炼至此仍旧是九阶高阶神通,但已不是超阶道法了。”
陆城这一身道法天河当中,唯有两点,在识海道域中灼灼生辉,潜藏着令他自身元神都为之悸动的恐怖威能。
其一,是那自元神丹田处温养、伴随他跨越无数生死险关的本源真火——三昧真火!
它在九阶天劫中逆炼劫雷,金、白、红三色火焰如今完美交融,核心处一点几乎无形的淡紫色火种跳动,散发着焚尽诸天、炼化万法的恐怖气息。
虽然同样不是超阶道法,但已然跨出半步。隐隐超越了那无形的天穹,是可以杀伤真仙的真火。
当然需要积累足够,一把火焰恐怕仅仅只能烫伤真仙,一片火焰,才有足够的威慑力。
其二,则是金虹贯日剑式,此剑意凝聚了他对剑道的所有理解与杀伐意志,在寂灭天劫的压迫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纯与升华。它隐隐已触及“天道”本身,有着凌驾于寻常法则之上的雏形。
与三昧真火一般,同样都是九阶半步。但与三昧真火不同的是,金虹贯日剑式可实用得多。
调动胸中五气,顶上三花,化为一剑斩出,只要不过分频繁的施展,此剑不伤元气反而助涨修行。
陆城静静体悟着这份“洞见”,心中并无半分失落,唯有道心澄澈如洗。
“我在返虚、合体两个境界修炼的时间太短了,若是给我足够的时间慢慢打磨,五行天遁步、金翅大鹏遁法与金乌化虹之术也能化为九阶超阶道法。皆是有此潜力的,只是我的用心与钻研不足。
大乘神通,心中隐隐有所触动,却如雾里看花,乌云蔽月,始终难以真正凝聚。”
越是登高望远,越是明白自身的渺小,才越知前路艰难,唯精唯一。
在低阶时,道法相对单纯,凝聚神通如同精雕璞玉,只要根基扎实、悟性足够,便容易凝聚雏形。因为低境界的天堑,本就不高。
而今大乘之境,自身法力磅礴,寿元绵延近无尽头,所涉法理万千,牵一发动全身。
想要整合这浩瀚如渊的力量,凝聚出一门真正超脱此界桎梏的“大乘神通”,难度何止登天?
其实,在修士而言这才是正常的。
本身法力境界是主干,神通为枝条,绝大部分修士在前行时,维护主干便已穷尽心力潜能。
陆城则是在修炼成三昧真火之后,道途便太顺了,从师尊黄龙子那里继承来传自上古的道家变化飞升术,潜移默化、资质越修越高,再加上他本身便修道资质不俗,两相迭加一路修持上来,主干,枝条兼修并顾,好一株树大根深、枝叶繁茂。
但即便是逆天的资质,陆城修炼至今日也难以凝聚大乘神通了。
若只是随意凝聚一门神通,陆城仍旧可以做到,但要凝聚一门完全契合自身的大乘境界本命神通,他此时已经无法做到。
闭关静室内,时光流淌失去意义。陆城元神化作亿万念头,在自身道法体系中不断推演、碰撞、不断重组。
尝试将三昧真火与金虹剑意相融,火借剑势肆虐寰宇,剑引火源焚破虚空;
尝试以顶上三花为基,五行天遁为引,构建万法流转不竭的通天法域;
甚至尝试引动血河旗蕴含的血之法则,以其掠夺万灵的特性反哺自身本源,寻求神通突破的破壁之力…每一次尝试都牵引天地灵气激荡,洞天内虚空生灭不定,以道人身躯为中心演化出无穷异象。
然而,那一步之遥,如同隔着一道无形却坚不可摧的晶壁。任你剑气横空搅碎万般云霭,火焰焚天几欲熔炼空间,最终都似撞上叹息之壁,神通光影溃散,道法气韵归于沉寂。
随着时间的推移,虽神识愈纯、法力愈深,对道法的理解更深一层,但那真正承载大乘的道果,却始终混沌未明,如烟中之月,雾里看花。
“果然如此…”恍惚之间不知过去多久,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在静室内回荡。
云床之上,陆城道人缓缓睁开双眸,眼神平静深邃,不见丝毫挫败,只有历经万劫后的了然与沉着。
“大道玄微,非静思可得。强行凝聚,反倒落了执着下乘,失却了本真与自然。
罢罢罢,玉虹、玉雪她们也该等得心焦了。”
闭关结束,并非放弃,而是陆城准备转换心境再去求索。生而有涯,而道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意念微动,笼罩洞天的重重禁制云雾般散开一丝缝隙。
早已守候在外的幽冥道人与玄清道君立刻恭谨传音:“掌教真人,西极大禅寺连山大师已在‘拂云别院’等候多日。”
这里的多日,是一个简称,实则,是连山大师已经在太清山住下许多年了。
自陆城破劫证道,证就大乘境界之后,他就没离开,一直住在太清山上。
对于这位高僧,陆城也不敢怠慢,之前不知也就罢了,此时知晓了,自然要先去与之会面。
拂云别院,位于主峰半腰一处云台之上,古松虬劲,奇花吐瑞,仙鹤翩跹。
此地非议事大殿,乃太清宗接待至交道友、论道清谈之所,尽显超然物外之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