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二章一百万两不多啊 (第1/2页)
回冰州叶无坷只带了一个囚犯,就是不问堂的大当家司马无垢。
司马广和司马瑞象叶无坷都留在了林州,或许是因为那两个人的身份还不值得他冒险带着。
秦焆阳只是觉得,明堂要带上的人肯定有带上的必要。
不然的话,司马无垢是在林州要处决的人犯,留给陆府堂就够了。
路上休息的时候,叶无坷溜溜达达的走到司马无垢旁边。
这个也算是雄踞一方的江湖大豪现在看起来落魄的不成样子。
可实际上到现在为止,司马无垢除了关于不问堂的事之外他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事关徐绩,他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事关温贵妃,他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事关旧楚余孽,他还是说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他只是把自己身上的罪名都认了,似乎是不想牵连别人,当然,他牵连不牵连,他的死罪是怎么都逃不掉了。
见叶无坷走过来,司马无垢把廷尉分给他的干粮放在旁边:“明堂是有话要问我?”
叶无坷挨着他坐下:“想听你讲讲江湖。”
司马无垢倒是没想到叶无坷要问的是这个。
他苦笑:“明堂就是大半个江湖中人,很多事明堂知道的我都不知道。”
叶无坷道:“我在廷尉府任职的时候,关于江湖上的事只要廷尉府里有记录的我都知道。”
他看向司马无垢:“廷尉府有记录的只是江湖的水面,水下也有一部分,肯定算不上多。”
司马无垢听出了叶无坷的言下之意。
“明堂是想问暗道。”
叶无坷点了点头。
司马无垢道:“如果说江湖有十层,那在水面之上的江湖,也就是天下人认为的江湖,不过一二层。”
“明堂这样的人应该明白,不管是江湖中人愿意让百姓看到的,还是朝廷愿意让百姓看到的,都是江湖最光鲜的一面。”
“江湖十层,暗道占其九......”
司马无垢眼神有些飘忽。
“其实这是不该拿出来讲的事,明堂在廷尉府任职,在军中任职,在地方上任职,明堂最清楚其实所谓的暗道,就是人心。”
“我不知道是从有文字开始,还是从人能口口相传开始,要宣扬的都是真善美,可人心啊......”
司马无垢问叶无坷:“明堂觉得,如果一个人他修行了武艺,那他是选择不愿意让人知道,还是选择在人前炫耀?”
叶无坷想了想后回答:“不愿被人知道的时候就不让人知道,炫耀的时候就炫耀。”
这好像是一句废话。
可是司马无垢却觉得,叶无坷把人心看到了极致。
“如果我是一个修行了武艺的人,我愿意让人看到的,是我惩奸除恶,就算不是惩奸除恶,杀个豺狼野兽一样被人称赞。”
“同样是这个人,白天的时候被人称赞晚上就跳进别人家里侮辱了人家的妻女,还杀了人,带走了财物。”
“一个人的两面,就是光明与黑暗,就是所谓的江湖正道和暗道之分,所以可以说,天下人都是暗道中人。”
“明堂......”
他看向叶无坷:“已有暗道的一面。”
叶无坷说:“大大小小的暗面谁都有,我也有。”
司马无垢很欣赏叶无坷的回答:“明堂坦荡。”
他说:“明堂要问我什么是江湖暗道,我只能回答明堂说......人心暗面就是,所以人人都是。”
“人们总是把光彩的事放在最外面,就像是卖菜的小贩,也会把漂亮些的蔬菜放在最上边摆着。”
“成捆的蔬菜,最外边一圈永远都是最漂亮的,里边就不一样了,要么是矮小的,要么是腐烂的,要么还会夹杂几块泥巴。”
“成筐的桃子,摆在最上边的又大又甜,越是往下越小,心肠黑一些的,可能还会在最下面放些石块。”
“什么是暗道......”
他说:“漂亮的可能是暗道,不漂亮的一定是暗道,廷尉府关于江湖众人能记录下来的,都是暗道。”
叶无坷摇头。
司马无垢道:“明堂不必否认,就像明堂心中亦有正反两面一样,人和人不同之处就在于,有人会把暗面释放出来,有人会一直以明面压着暗面。”
“无论男女,站在明堂曾任职廷尉府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是罪犯,最起码,人人都是潜在的罪犯。”
这一点廷尉们在接受训练的时候就一定听过。
所以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做廷尉,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执法。
司马无垢说:“据我所知,中原江湖唯一一个能在阴阳两面都称霸的是龙虎山老真人,可他与明堂一样,能演的住暗面。”
“可老真人为何隔几年就要来一次荡魔?说是荡魔为民除害,实则......也是时不时要把心中的暗面发泄一番。”
“杀人,夺财,奸污......这些事是会上瘾的,压住了,这些事就是罪,压不住,这些事就是本性。”
他问:“明堂想问的,其实是暗道高手?”
叶无坷点头。
司马无垢道:“明堂知道的,当初山河印笼络天下高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山河印四大杀手,其实就是暗道中人。”
“青龙苏入夜曾经是暗道第一杀手,只是现在干干净净了,他又刻意低调,所以没人再提及那段往事。”
“他们四个在旧楚末年于暗道之中名声最响亮,可暗道上的超一品高手又何止他们四个。”
他说:“西蜀道唐门的门主也是超一品,他曾经也接活儿......有人说道德底线就是价码的标线,给的再高一点,底线就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