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分果果 (第1/2页)
“陛下说笑了。”
李槲微微低头道:“河东军之中人才济济,非止是在下一个人,论领兵打仗,在下在河东军中,只能算是平平。”
“但你是河东节度使的亲兄弟。”
李云看着他,笑着说道:“你们李家兄弟,这一代里,似乎只有你能领兵,这个时候,李祯要是让外姓人领兵。”
李某人笑呵呵的说道:“便不怕领兵的将领,率众来投么?”
现在,天下大势,已经十分明朗了,尤其是中原已定。
自古以来,只要中原已定,没有天险隔绝,哪怕其他地方还有割据势力,通常也不会成什么大气候。
而现在,大江大河,都在李云手里,他的行政力量,都已经贯通南北,没有收服的,只剩下几块地方而已。
哪怕是剩下的几块地方,也只有关中跟幽燕两个地方相对难一些。
河东,是相对最容易的。
甚至,李云都不需要全歼河东军,滚滚大势之下,只要打上几个胜仗,河东军的将领,大概就会直接归降了。
李槲这一次从太原赶来洛阳,也是这个原因。
道理很简单,这个时候归顺,说不定还能谈个好价,真等到兵临城下的时候,即便想要投降,恐怕也没有门路了。
到时候,恐怕一家老小,都要死在江东军的屠刀之下。
李槲脸上,勉强挤出来一个笑容,他看着李云,沉声道:“陛下,河东李氏,不曾有大逆之举。”
“也无甚罪过。”
他低声道:“当年,我父领我去关中京城平乱,平乱之后,我父也是第一个离开京城的。”
李槲此时说的,“无有大逆”,是说河东军对大周没有太大逆不道的举动。
虽然李云不是大周,但他即将接过大周的法统,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传承。
也就是说,河东军不会“朝廷”有大逆,不管是从前的大周朝廷,还是以后的大唐朝廷。
“我知道。”
李云低头喝茶道:“正因为如此,李将军几次与江东军为难,我今天依旧抽出时间来见你。”
“李仝大将军的为人,我很是钦佩。”
李槲看着李云,开口说道:“陛下,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了,那就摊开来说罢,河东李氏,想要求陛下的恩典。”
“我跟你见面,也是想说这个。”
李云放下茶杯,开口说道:“两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整个河东道无条件归降,河东军接受新朝改编,你们河东李氏,我只当你们没有罪过,但也没有什么功劳。”
“你们要从太原搬出来,迁到江南道去,我会让人在江南道,给你们家安排一些田产,不会特别多,但是足够你们李家这一代和下一代人衣食无忧。”
“再往后,就自己去拼,自己去挣。”
李槲低头,问道:“陛下,第二个条件呢?”
“今年下半年,最慢也就是明年年初,新朝廷将会着手征讨关中,收下旧周的京畿道。”
“到时候。”
李云看着李槲,神色平静道:“如果河东军愿意为我先锋,协助王师平定关中,关中既定,河东李氏便与新朝有功,到时候论功行赏,我便可以给河东李氏一个世袭的勋爵。”
“你们李氏兄弟,也可以入朝为官。”
“河东军上下的将领,到时候与江东军一般无二。”
李槲闻言,神色立时变得有些苍白。
李云的意思很简单,打关中,河东军要出力,而且要出死力,只有这样,河东军以及河东李氏,才能在新朝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他低着头思考了许久,然后看着李云,开口问道:“陛下,在下斗胆问一个问题。”
李云低头喝茶。
“你问。”
“若我们兄弟,不去陛下做这个先锋,陛下收编河东军之后,会依旧让他们去打关中吗?”
李云想了想,摇头道:“不会。”
“到时候,河东军的一切将领,或者开革出去,或者成为普通将士,而河东军的普通将领,择优编入江东军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