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章 响亮的耳光 (第2/2页)
听到这句话,赵成松了口气,对着武元佑抱拳道:“如此,楚王请罢。”
他侧过身子,让开了一条道。
武元佑两只手拢在身前的袖子里,默默走向皇帝所在的马车。
在他身后,新朝的礼部尚书陶文渊,默默的跟在楚王身后,同时一众仪仗,也吹吹打打,迈步跟上。
楚王殿下很快走到了皇帝车驾前,他抬头看了看眼前的马车,深呼吸了一口气,大声道:“大兄,小弟奉命,迎大兄进城。”
马车车帘被缓缓掀开。
这辆马车里,坐着皇帝武元承以及裴皇后,还有二人年仅十一岁的幼年嫡子。
两个人,一共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已经十七八岁,正在后面的马车里,这个小儿子,被夫妻二人带在身边。
皇帝陛下看了看外面拱手抱拳的亲兄弟,一时间半晌无语。
他袖子底下的拳头攥紧,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武元佑见状,微微摇头,然后装作不经意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跟着的礼部尚书陶文渊。
后者,正两只手拢在身前,默默的看着这辆马车。
武皇帝依旧没有反应过来,但是裴皇后却已经看出来了一些形势,这位皇后娘娘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辛苦二叔了。”
“我们进城罢。”
“是。”
武元佑松了口气,应了声是之后,回头看向陶文渊,拱手道:“陶尚书,咱们动身进城罢。”
陶文渊点了点头,开口笑道:“殿下做主就是。”
楚王殿下先是回头下令进城,然后对着陶文渊叹了口气道:“陶尚书,我们兄弟好些年没有见了,我想同大兄同乘,与大兄说说话。”
“也好好劝一劝他,配合王上大事。”
“陶尚书觉得可好?”
陶文渊微微皱眉。
楚王殿下低声道:“先生也是大周旧人。”
陶尚书这才叹了口气,开口道:“殿下自便就是,没有人问,老夫就不会说。”
“多谢先生。”
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大步上前,迈步上了皇帝的马车。
随着他一声令下,队伍缓缓朝着洛阳城行进。
马车里,楚王殿下坐在一家三口对面,他先是看了看自己的兄长,见后者低着头不敢直视自己,又看向脸色有些苍白的小皇子,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开口说道:“这是延光罢?”
裴皇后默默点头,叹息道:“是延光。”
楚王殿下看着脸色苍白的小皇子武延光,问道:“他这是怎么了?”
“病了。”
裴皇后轻轻咬牙,开口说道:“还没进中原就病了,那个姓赵的将军不愿意停下来给他瞧病,也不愿意给他放在路上,只每天派人过来给喂药,这一路颠簸辛苦。”
“一直也不见好。”
楚王殿下看着脸色苍白的小皇子,心情复杂。
他上一次见到武延光。还是在京城里,那个时候,这小孩儿才刚会说话,磕磕巴巴的叫了他一声二叔。
如今再见,已经成了这样。
“等会…”
楚王殿下深呼吸了一口气,开口道:“等会进了城,我想法子给这孩子,带到我家里去,然后请大夫来,给他看病。”
“给他看病有什么用?”
一直没有说话的武皇帝,突然抬起头,怒视了一眼自己的兄弟,咬牙切齿:“瞧好了病,就不用给杀头了吗!”
武元佑毫不相让,怒目而视,努力压低声音:“小声!”
皇帝陛下的情绪似乎是有些崩溃了,他恶狠狠的看向武元佑,怒声道:“你怕他们,朕却不怕他们!”
“闭嘴!”
楚王殿下有些愤怒了,他一把拽住自家兄长的衣袖,压低声音,低喝道:“听好了!从现在开始,我说什么,你们一家就做什么,我不能保证你们一家一定安然无恙,但是听我的话,至少活下来的几率大一些!”
裴皇后默默叹气,正要点头,只听武皇帝对自己的兄弟怒目而视:“让他们来杀就是,让他们来杀就是!”
胖胖的楚王殿下抬起手,毫不犹豫给了自己兄长一个响亮的嘴巴。
他的目光凶狠,仿佛要择人而噬。
“你这么有骨气!”
“怎么不死在关中?”
“怎么不死在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