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市场变化 (第1/2页)
讲起《红高粱》这部戏,一定程度上,戏外的故事更曲折过戏内。
平行时空里,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节点,内地电影正考虑是否推行分级制度。
彼时《红高粱》在西德首轮放映,
一举拿下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为国产片赢得有史以来最高的国际荣誉
随后相继引进香江、加拿大和美利坚,内地为响应百花齐放和解放思想的标准,于是也将这部戏摆上大银幕,由中影负责发行和放映。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除了影院会购买拷贝,农村市场因为没有影院,但又要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通常情况是生产队联络当地文化馆,象征性交一笔钱,当晚就能在公社打谷场露天放映电影,全村人端着小板凳蜂拥而至,但更多时候,连钱也交不起,于是挨家挨户收一碗小麦或玉米,这样就算做‘购片费’。
所以无论《少林寺》的票房过亿,亦或者《红高粱》的票房四千万,都没有确切来源。
但《红高粱》的确上映了。
在分级制度还在商讨的时间节点,《红高粱》一刀未剪出现在大银幕,结果当孩子们看到高粱地里的野合和血淋淋的活剥人皮,无不大受震撼,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讨伐声山呼海哨。
直接影响,是令到原本正在推进电影分级制度匆匆夭折,电影局在此前还刊登了两篇专门介绍电影分级制度的连载文章,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更新过。
《红高粱》就是这般恐怖如斯。
以至于往后第二年,一部叫《寡妇村》的电影横空出世,首次打着‘少儿不宜’的宣传口号,一度让这四个字成为某些电影招揽观众的噱头。
“不过就算没有《红高粱》,也有《绿高粱》和《白高粱》。”
翟远心里清楚分级制度的推行难度,个中的机遇、优势或危险、弊端兼有。
虽然欧西国家都用实践证明了电影分级的合理性,但全都是资本家和工会自发形成,并没有行政干预,但内地的电影业不可能放任野蛮生长,而不进行干预,
只能说当下实行电影分级制的时机是否成熟的确有待商榷,还是不要掺和进去为好。
“所以《红高粱》这部戏摆在香江放映就好,暂时没必要和内地电影厂接触。”
翟远对施楠生交代道:“但如果这部戏拿了奖,难免还是要进内地的影院,到时候九一的态度很明确,钱我们都可以一分不拿,宣传的时候也请不要带上我们的名字。”
张国师拍完这部戏以后被骂的有多惨,扣了多少帽子,了解内地影史的人都再清楚不过。
总之还是要未雨绸缪,尤其在距离回归不远的节骨眼上,帽子扣上就再难摘下来了啊。
施楠生觉得老板有些多虑,但还是没有反驳,又问:“《霸王别姬》呢?”
这次翟远没什么犹豫,直接说:“《霸王别姬》就随便啦,又没有血腥暴力的镜头,吓不到小朋友嘅,狠狠的宣传起来!”
一部文艺片,色调明亮,男帅女靓,这样总不会被骂诋毁和丑化的卖国贼了吧?
施楠生点一点头,在备忘录上记了几笔,接着提醒翟远说:“阿徐上个礼拜从内地回来,《笑傲江湖》的戏份拍完,应该很快就能剪出来,我想拿个好档期。”
拿到《红高粱》和《霸王别姬》的拷贝后,这两部戏已经第一时间送去海外。
错峰出行,前者送去柏林影展,后者送去戛纳,毕竟这俩奖项都要求国际首映优先权,在那边放完这才又拿回香江。
此时恰逢《笑傲江湖》也排上上映日程。
“档期楠姐你自行安排就好。”翟远笑笑,调侃道:“内地两部戏都是拿奖的作品,票房不会高,随便放映一段时间,蚀本就下画。但《笑傲江湖》就犀利了,你男人拍了这么久,于公于私都要捧一下嘛~”
施楠生一本正经道:“跟阿徐没关系,是我看完毛片之后对质量很满意,所以才做出这个考量。”
翟远:“哦!”
…………
《霸王别姬》和《红高粱》果然跟翟远预料的差不多。
票房并不高。
两部戏平均放映了二十多天,其中《红高粱》只在院线待了一个礼拜就匆匆下画。
票房属实太过惨淡,一个礼拜的票房收入居然只有三十万出头,如果不是间中还放映其他港产片,《红高粱》的累计票房,甚至不足以支付1024院线一间影院营业一天的电费。
“如果没有1024这个金字招牌加持,这部戏的票房起码还要打个折扣。”
佳禾的办公室里,几个糟老头幸灾乐祸。
“你们说,神童远是不是伤仲永呀?”何关昌笑眯眯说道:“从去年开始就未见过大热门的电影,反而走起了文艺风格的路数,难道会有人嫌钱多?”
“《阿飞正传》拿了奖以后路子就走偏了,听讲今次这两部跟内地合作的电影,也拿去海外评奖。”蔡笃生摇摇头,说:“不过他现在是大富豪,九一文娱的股价一路在涨,那种小成本的片子蚀本几部也无所谓啦~”
“《霸王别姬》票房怎么样?”
“片长两个多小时,票房怎么好的起来?据说只收了五百多万。”
“张国容扛旗呀,居然只收五百万?神童远真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里无法自拔了。”
何关昌和蔡笃生你一眼我一语。
邹汶怀看了眼两位老友,哼笑一声:“他未必是一门心思做文艺片,否则怎么拿的出《龙王》那种剧集。以为翟远不赚钱呀?那部《龙王》不知帮他多卖了几多部VCD,真是无厘头,那种质素的剧集居然也有人肯埋单?这个世界真是变了。”
听到《龙王》两个字,其余两人都陷入沉默。
时至今日他们这班老人家依旧无法欣赏这部短剧,就像无法欣赏之前的《赌圣》一样。
但不可否认这部剧在春节期间火了一把,给剧集拍摄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何关昌疑惑道:“难道翟远也要学招毅夫,认为电影市场没前途,想凭他的光盘发行渠道转战剧集市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