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文豪1978 > 第633章 可惜不是酒

第633章 可惜不是酒

第633章 可惜不是酒 (第2/2页)

这几年有传言港府打算出售将军澳地段的第67号电影制片厂土地,恰好林氏影业在香江一直缺少大型拍摄基地。
  
  陶玉书一直盯着这件事,今年下半年那块地总算是有动静了。
  
  姐妹俩聊着天,陶玉书问:「你姐夫呢?」
  
  「去图书馆了。」
  
  陶玉书点了点头,这半年林朝阳一直在为新书做准备,这次的新书内容类型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林朝阳查阅了很多资料。
  
  说起这件事,陶玉书心中便有些愧疚,美国这边哪有那么多的中文资料给他查啊!
  
  这半年为了陪伴她,丈夫一直待在美国,耽误了他的创作。
  
  晚上7点多,陶玉墨倒过了时差,早早的就去睡了。
  
  陶玉书对林朝阳说,「这次回去,你就先回燕京吧,省得找资料、翻档案那么大费周折的。」
  
  眼下马上就还有半个多月就元旦了,在外这么长时间,林朝阳确实感到了各种不便。
  
  「也好。」
  
  两天后,夫妻俩落地香江,陶玉书打算在香江待到年前,林朝阳则打算先回燕京。
  
  结果还未等林朝阳出发,一则消息打乱了他的行程。
  
  李翰祥去世了。
  
  事情发生的很突然,李翰祥本来已经多年没有再拍片,这几年一直都是在给林氏影业当艺术顾问、当监制。
  
  每年入账一两百万港元,日子过得轻松又自在。
  
  今年不知怎地,突然技痒难耐,打算重操旧业,打算搞一部古装电视剧《火烧阿房宫》。
  
  结果投资到位了,剧组也刚拉起来,李翰祥却在剧组突发心脏病离世。
  
  1926年生的李翰祥今年整七十,早在快二十年前,他就曾因心脏问题做过手术。
  
  恢复之后,一直也不太注意身体,这些年来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导致他格外放松了警惕。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是李翰祥自己拉的投资人,纯粹是为了玩回票,没想到竟成了他的绝唱。
  
  他离世后,剧组陷入一片慌乱,上千万人民币的投资极有可能打了水漂,投资人们乱做一团,把前往内地为李翰祥筹备后事的张翠英和两个女儿围堵在了剧组。
  
  惶恐之下,张翠英只能给陶玉书打电话求助。
  
  剧组取景就在燕京朝阳区的李家坟,得到消息的林朝阳夫妻俩只得又飞回了燕京。
  
  「李家坟、李家坟,谁能想到这地方真就成了‘李家」的坟。」
  
  张翠英见到林朝阳夫妻俩情绪很激动,她丈夫刚去世,来内地收敛遗体,没想到却被堵在了剧组,惊惶了两日,好不容易等来了林朝阳夫妻俩,哭诉个不停。
  
  《火烧阿房宫》这部电视剧规划了40集内容,投资1200万人民币,在这年头绝对是大制作了。
  
  从这个投资也能看出投资人对李翰祥的看好,毕竟是华语影坛少有的大导演嘛,第一次拍电视剧,大家对他寄予了厚望,
  
  可《火烧阿房宫》的情况却并不顺利,李翰祥第一次拍电视剧,完全是当作电影在拍剧组从8月份开工到现在四个月时间,40集的内容仅仅拍出了4集而已,可1200万的投资却已经消耗了过半。
  
  除了严重超支,还有一些工作人员趁乱要求剧组涨薪。
  
  另外李翰祥拍电视剧,内地的电视台们很给面子,电视剧还没见到呢,几家电视台的播出时间都已经确定了,时间紧张。
  
  了解完情况,陶玉书也不禁这样的情况感到头疼。
  
  好在她面子够大,投资人们见她有她主持局面,不敢再造次。
  
  陶玉书提出让副导演夏祖辉接过导演的任务,将闹事的人全都清出了剧组,又给剧组追加了300万人民币的投资,快刀斩乱麻的解决了剧组的乱局,李翰祥的葬礼才得以顺利举办。
  
  因为回港路途遥远,李翰祥的葬礼只能在燕京举办,葬礼不算热闹,张翠英和几个女儿、林朝阳夫妻、梁家辉、岳华等亲朋出席了葬礼。
  
  根据李翰祥生前遗愿,他的骨灰留在了内地。
  
  骨灰入土这天天寒地冻,成群的乌鸦扑飞上天空,黑压压一片,叫人心情压抑。
  
  林朝阳想起当年刚跟李翰祥认识的时候,一晃都那么多年过去了。
  
  葬礼结束,陶玉书同张翠英母女一起回了香江,林朝阳则留在了燕京,这是夫妻俩商量好的事。
  
  他想起了同样在拍戏的谢靳,谢靳可比李翰祥还大了几岁,他专门跑到了横店。
  
  见到谢靳,林朝阳松了口气,老同志脸色红润、中气十足,看起来充满干劲。
  
  《鸦片战争》开春后再广州拍摄了两个多月后移师舟山,拍摄海战戏份,之后又是两个多月才来到横店影视城拍摄。
  
  本来在开机时,有了人《赤壁大战》的经验,谢靳是有把握在11月份之前拍完的。
  
  可现实情况给他泼了盆冷水,按照现在的进度,1月上旬能拍完就算是快的了。
  
  一见林朝阳,谢靳的抱怨就不停。
  
  一是因为电影的拍摄难度,二是与章艺谋的磨合。
  
  《鸦片战争》在广州派了虎门销烟在内的几场重头戏。
  
  「虎门销烟」那场戏,章艺谋为了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愣是折腾了快一个月。
  
  听完谢靳的抱怨,林朝阳看了一遍「虎门销烟」的那段戏。
  
  画面中「奉旨销烟」的彩旗临风猎猎飘扬,环境人声鼎沸,响声宣天。
  
  三个大销烟池里注满了石灰,各色旗帜飘扬的东辕门和西辕门下,帽帘下垂着长辩的清兵手持长矛,身挎腰刀,神色威武,在炙热的阳光下昂首挺立。
  
  清兵们将看热闹的百姓隔绝在外,距离销烟池不远的棚子里站满了清朝官员和洋商。
  
  鲍国安饰演的林则徐着一身否黄色的一品官袍,神情庄重地登上了高高的祭台,面对大海焚香三拜:拜天、拜地、拜神灵。
  
  远处,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地卷曲翻滚,汹涌澎湃,仿佛在为林则徐的气势助长声威。
  
  海风吹动林则徐的须发,他站起身神色肃穆地慢慢念道:
  
  「我浩浩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渊源远流长,自古万国朝圣,蛮夷顺服。
  
  今有洋人轻蔑我国国体,远送鸦片毒害国人,林则徐承吾皇钦旨,奉旨销烟,神明共鉴。」
  
  画面中的林则徐脸上一扫文臣书生之气,一派运筹帷的大将风度,气势如虹。
  
  祭毕,炮声隆隆响起,林则徐上点将台,令旗一挥,刹那间,一柄柄银刀眶然劈开木箱,鸦片球哗哗滚落销烟池上。
  
  只见一群群祖胸赤脚,肤色色的兵勇,把切成碎片的鸦片用筐倒入池中,沸沸如汤,浓烟上升。
  
  远近山岳人群喊声雷动,如山呼海啸,地动山摇。鸦片已化成渣沫浊流滚滚而下,随看退潮的海水,流向大海····
  
  在原版《鸦片战争》中,这场销烟的戏也就两分钟,拍摄手法写实,不能说差,但在这样一部基调悲怆、灰暗的电影中,销烟是难得的激昂情绪的戏份。
  
  因而林朝阳在重新创作剧本时,将这场戏做了重点改善。
  
  现在章艺谋拍出的效果,可比原版的有气势多了,这方面本身就是他擅长的,看着有点《英雄》的味儿了。
  
  「后期这段得配上点激昂、豪迈的音乐,这气氛不一下子就烘托出来了嘛!」林朝阳看完了戏份,满意的说道。
  
  谢靳有些不是滋味的说:「早知道你让他自己拍多好啊!」
  
  「矣!」林朝阳摆摆手,「老同志不要阴阳怪气,都是为回归献礼,分什么你我。」
  
  林朝阳非常清楚,无论是谢靳还是章艺谋,他们对于彼此并没有任何意见。
  
  只不过两人都是在艺术上有所成就的导演,第一次合作,也是唯一一次合作,两人在创作思路和想法上必然有矛盾。
  
  「晚上我请你吃顿好的,搞劳搞劳你!」
  
  见林朝阳如此上道,谢靳才满意。
  
  到晚上吃饭时,他又张罗要喝酒,看那架势是想借着这顿饭把章艺谋灌倒,以解心头郁结。
  
  有了李翰祥的前车之鉴,林朝阳还哪里敢让他喝酒啊!
  
  劝说了一番,拉着两人说了些电影拍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谢靳才忘了喝酒的事。
  
  「广东那边太不够意思了饭吃到一半,谢靳说起一件事,满脸恼怒。
  
  原来是广东那边在《鸦片战争》剧组移师舟山之后,也筹拍了一部反映鸦片战争题材的电视剧,连名字也叫《鸦片战争》。
  
  是由省里的宣传部门、珠影厂和广东电视台联合筹拍的。
  
  同名题材这种事在国内影视行业并不少见,当年谢靳的老朋友谢铁骊拍摄影版《红楼梦》,被央视的剧版《红楼梦》抢占了先机,结果燕影厂足足赔了八百万。
  
  还有广东电视台的《商界》和珠影厂的《商界》也曾互相残杀,电视剧又是抢先播出,影版惨败。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谢靳对于同名题材这种事自然很反感。
  
  林朝阳笑着说道:「赶上香江回归这么个事,拍鸦片战争应情应景,也是人之常情。
  
  只要电影拍得好,还怕这种事?你怕这种事?」
  
  林朝阳这招激将法很奏效,谢靳朗声道:「怕个屁!」
  
  他又说:「你就不怕这1个亿打水漂?」
  
  林朝阳轻松的说道:「有你和艺谋在,这电影要是失败了,我也无话可说。」
  
  谢靳和章艺谋闻言不禁感动,谢靳道:「冲着朝阳这话,得干一个!」
  
  说罢举杯,他才想起杯里的是水,但还是干了下去。
  
  只是放下杯子后,摇头晃脑,表情甚为遗憾。
  
  「可惜不是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