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书库

字:
关灯 护眼
二三书库 > 自建帐以来:罗马汗国记 > 208章 超级团结人成吉思汗

208章 超级团结人成吉思汗

208章 超级团结人成吉思汗 (第1/2页)

除了自己研究,朱文奎也和其他很多方面的人进行过联络,参考别人的意见。因为现在的地中海世界,也不止一种军队组织思路。
  
  当初,朱文奎甚至和脱欢交谈过,想要了解“蒙古战术”。
  
  因为之前有段时间,让娜女侠念叨说,他一直在君士坦丁堡窝着,不去带兵,也不去打仗,着实不像个贵族。朱文奎一气之下,便决定弃政从武。
  
  他之前确实没系统学过这方面的知识,既没认真研究过老家大明那边的兵法和武艺,也不太懂地中海世界这边的战斗技巧和军事理论。被女人刁难几句,都答不上来,确实憋屈。于是,他便离家出走,跑到郭康家里,非让郭氏一家教他点武艺,以便今后上阵用。
  
  不过吴王府的事情太多了,其他人天天有事要找他,见他不在,就满城找,搞得沸沸扬扬,整个大都都要知道这事了。有些比较急的,甚至直接追到郭家的住宅那边,在门口堵他,根本没法丢下不管。
  
  朱文奎没办法,只好决定从理论开始,先学习“万人敌”吧。
  
  郭康自称也不擅长军事,说自己是教不了他的。于是,朱文奎就去找脱欢,问他说,现在贵国兵强马壮,上升势头这么好,那么有没有什么军事相关的经典书籍和战例集,以及一些军事家的事迹,可以让他看看?这样,也好了解下这边的军事特色,适应泰西的各种状况。
  
  脱欢便拿了几本书给他:有凯撒的《高卢战记》,有莫里斯的《战略》,还有几本传记作家写的流行小册子。然后告诉他,看这些入门,大概就可以了解这边,历代的军事思路,以及变迁过程了。
  
  朱文奎连忙说,他指的不是这些。他想了解蒙古的战略战术,怎么给他这么多罗马的东西……
  
  脱欢则表示,这边不就是罗马么。你不说,谁知道你要的是蒙古的资料啊。
  
  朱文奎只好解释说,现在地中海世界的军制,和凯撒、莫里斯当年那会儿,应该已经差距颇大了。至于现在,按理说,蒙古人的战略,对泰西地区的这些势力,才是最有效的吧。他现在想学习兵法,经营王府的军队,而学习这些的目标,都是为了迎战泰西各国。所以,他才觉得,最好了解一下蒙古人手里,那些最出色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备今后使用。
  
  于是,脱欢又拿了《李卫公问对》和《六韬》之类的书给他。还好奇地问,他那边连这种书都没有么。
  
  朱文奎感觉他是不是在哄自己。他表示,这些书,他那边还是购置了的。但这都是汉人的军事思想啊,哪有蒙古人的啊……
  
  然而脱欢却说,这就是蒙古人手里最有效的军事典籍了。如果朱文奎想要了解最先进的、蒙古人使用的战略思路,那么肯定就是这些了。
  
  他解释说,成吉思汗的继业者里,最强大的就是忽必烈;而忽必烈构筑的军事体系里,最核心的战斗力,就是汉人组成的侍卫亲军。大元王朝的中坚力量,便在五卫亲军都指挥使司里。不管是南北征伐,还是拱卫大都,都要倚靠这些人。
  
  之前的大汗靠着草原上的力量打遍了世界,但忽必烈靠着汉军打遍了草原,所以其实还是他的思路更厉害。由此可见,也没必要学草原人的套路,直接学汉人自己的不是更好么。
  
  朱文奎表示,这些大道理他当然知道,但现在的问题,不就是环境太差,当地组织基础太薄弱,没法直接学汉人的方法么。
  
  他举了个例子,说之前,大都开始流行说书。有不少人出现在街头巷尾,给大家讲各种故事。
  
  后来发现,是因为传统的剧团数量太多,不仅在大都附近和希腊地区,连意大利的很多剧团,都跟风到这边来表演,认为在大都混出风头,才算真正出人头地,敢对外宣称自己是个有影响力的文艺创作团队了。
  
  在这种环境下,很多小剧团的生活越来越艰难。这时候,有人带来了东方流行的说书文化。在此影响下,不少演员和剧作家,就开始转型说书。
  
  这种方式,一般只需要一名演员,对演技、道具、场景之类的要求也不高。只要有合适的说书剧本——按东方说法,叫话本,就可以直接找个人多的地方开讲,也不用担心租用剧场的费用。一些流行的话本,还可以同时在城里许多地方一起开讲,互相并不干扰,可以养活很多说书人。
  
  因此,不少人都开始跟风,把这件事当做业余、甚至职业工作来做。
  
  郭康也很高兴,还自己写了个话本,讲一个未来的塞里斯人,突然被天兄带到了欧洲,然后开始教化周围百姓,打击蛮族,从头建立一个国家的故事。
  
  不过,李玄英看了这个话本之后,却说这个故事不太行。因为现在流行的说书内容,是讲古。相比于史书,讲古故事里的各种演义内容,肯定要夸张很多。但优秀的讲古话本,还是不能过于离谱。起码,得是观众能看得懂、理解的了的才行。
  
  郭康的话本里,为了节约时间,赶紧进入主题,主角上来就照搬塞里斯的制度,开始官制建设。这一套官制过于中原,连现在的紫帐汗国,经过开国时这么多英雄人物的奋斗,经过这么多年几代罗马人的努力,都难以做到。
  
  这种夸张,倒不是说不行,但看客们对于这种故事里,主角工作的效果,其实会有一个判断。最好的设定,是改革的效果,比现在紫帐汗国更弱上一点。
  
  因为如果强过头,听众就会觉得不真实;如果弱过头,听众就会觉得主角太无能。总之,要把握好一个度。
  
  相对而言,更弱一点又比更强一点,要更合适。因为这样一来,既生动能表现出这个“有能力主角”的形象,也会满足听众的自尊心,觉得“还是我们现在更厉害”。总之,像他这么写,肯定是不行的。
  
  连里,都不能这么乱写,他们父子俩的经营,自然也做不到这么完美。要不然,他爹在洛林落脚的时候,就该开始使用完整明制了,也不会等到现在再犹豫的。
  
  只要比现在欧洲的情况更好一些,他就满足了,所以,也没有去强行学习大明本土的制度。在他看来,作为“简化版”的蒙古,就已经足够欧洲人学习很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御鬼者传奇 逆剑狂神 万道剑尊 美女总裁的最强高手 医妃惊世 文明之万界领主 不灭武尊 网游之剑刃舞者 生生不灭 重生南非当警察